军就丧失了两批人,后两批人以多击寡,才得以胜利,我军拼的是人海战术,即便如此,我军伤亡很大,所谓的胜利只是惨胜,我们没有理由妄自尊大。”
武照闻言,佩服地点头,说:“你考虑周全,完全脱离了小兵的局限,上至天子,下至大将,没人比你的见解更高明,你绝对有大将之才,句句一针见血,指出我军的弊端,如果陛下能听到就好了。”
薛仁贵并没有因武照的夸奖而沾沾自喜,仍冷静地说:“如今,我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渡过了辽河,当采用分兵出击的战术,陛下当命令几位老将各自领军,分别从西,南,北三面出击,可以缩短征战的时间,节省粮草,同时可分担风险,相互策应。”
武照说:“分兵好,我曾向陛下提出过,可惜老将们都是老古董,看不到分兵的好处,一意孤行谋求整兵。”
薛仁贵说:“分兵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可惜的是陛下不分兵,所有将士聚集在一起,看似人多力量大,一旦中了敌人的埋伏,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武照问:“如今陛下对辽东城围而不攻,你怎么看?”
薛仁贵说:“陛下对辽东城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可能是在吸引高丽援兵到来,从而一举全歼之,但我认为,我军在高丽境内停滞不前,只怕会夜长梦多,非常危险……”
武照说:“你说得有理,大唐大军连续几天包围辽东城,却不进攻,恐怕凶多吉少,我们拭目以待,希望这一战过后,陛下能采纳分兵之策。”
薛仁贵向武照躬身行了一礼,说:“我暂且告退,去关注这场围而不攻的战争结局。”
武照送走薛仁贵,找到了李世民,问:“陛下,许多人对你围而不攻的战术不理解,你到底有何深意?为什么还不攻城?”
李世民说:“朕自有深意,你以后就知道了,朕围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城,两天后,大军发起总攻。”
果然,两天后,李世民命令大军作好攻城的准备,先派两千将士带上一端连着绳子的抓钩,趁黑夜的掩护,攀上城墙。
是夜,天苍苍,地茫茫,风吹尘土尽凄凉,两千将士带上抓钩,潜入辽东城下,将抓钩向城上一抛,抓钩抓在城头上,下面的将士扯着抓钩下的绳子,慢慢向城上爬去。
忽然,城上挑起一盏盏灯笼,早已作为准备的高丽守军从蛰伏中出来,挥动刀斧,向爬上城的唐军一阵猛砍狂劈。
唐军被砍劈得血雨纷飞,断臂断腿断头,滚落城下,惨叫声惊破黑夜的宁静。
下面的将士仍在往上爬,上面的守军奋力砍劈,一次次将攀上城头的唐军打下去。
最后两千唐军死亡一半,剩下的一半匆匆退回,准备攻城的大军只好停滞不前。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这次攻城的企图破灭了。
公元646年腊月,天空滚过一阵狂风,乌云翻滚,暴雪哗哗倾泻而下,狂风卷着雪花,砸在辽东城上。
一条巨龙在雪空中飞跃,猛地一声巨吼,暴雪团在空中炸开,雪花洒落到辽东的每一角落。
辽东迎来了一场暴雪。
李世民的大军还没有攻城,前军的侦察兵飞马而到,向李世民禀报,高丽的十万援兵正向辽东城飞奔而来。
一场大战即将揭开序幕。
第279章 小兵薛仁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