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李世民从来没有考虑过李治,李治生于宫中,长于宫中,像温室里的花朵,喜文不喜武,温驯柔弱,缺乏李承乾、李泰那样的霸气。
李世民是从马背上夺取天下的君王,喜欢有霸气的男人,在他的意识里,仁不掌权,慈不领兵;不霸不诈,难为天子;谦恭至极就是怯懦,慈悲至极就是软弱。
无论如何,李治在他眼里是难以胜任帝王之职的,但是群臣几乎众口一词地选中了他。
一时之间,李世民很难答应群臣,呆呆地坐在御座上。
刘洎还是坚持立李泰为太子,见群臣纷纷附和长孙无忌,厉声驳斥:“你们喜欢李治的温文柔弱,好掌控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全你们的私心,全不以国家为重!”
褚遂良随即反问:“刘洎,你血口喷人,如同疯狗,狺狺狂吠,我们都是为国家选皇储。”
刘洎冷冷地说:“你挑选皇储的宗旨,恐怕如同在街上买柿子,柿子挑软的拣,挑柔弱的,你们好控制?”
褚遂良胀红了脸,说:“你敢这样跟老夫说话,欠揍,找削,寻死,滚你妈的。”
李世民看见?遂良与刘洎爆粗口,急忙制止,说:“肃静,你们说治儿仁孝,这倒是不错,但他年少天真,文弱多病,不善骑射,缺乏英雄气概,恐怕难以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
褚遂良跪在地上,高举笏板,打断李世民的话,一声呐喊:“陛下之言差矣,请听老臣一言,君权神授,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乃是古法,陛下从前立李承乾为太子,就不该偏爱李泰,以致于李承乾和李泰争嫡,太子因陛下偏爱李泰,遂生反心。今既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如果立李泰为皇储,等于默许他的争位之举?李泰既然可争位,其他皇子岂不效仿?陛下一开此例,皇子们争位之战就会越来越激烈!”
这番话如同当头棒喝,打得众人清醒,刘洎也怔立当场。
李世民瘫软在御座上,长叹一声,何尝不是,如果四皇子李泰拚命争得储君之位,那么,二皇子,三皇子,六皇子岂能不争?他不须细想,就觉得褚遂良的话有道理,看来,自己不能急于让李泰当太子,但立李治当储君,他又不情愿,真是左右为难。
忽然,长孙无忌又说话了:“立皇储,既是国事,又是家事,当求两全其美,陛下废黜李承乾的储君之位,把他发配到黔州,他的子女还在,都是皇家子孙,如果陛下立魏王李泰为太子,他将来当上皇帝,只怕斩草除根,杀掉李承乾的子女。”
李世民想起来了,李承乾有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的孙子,李泰继位为帝,以他的性格绝对会杀掉这两个孩子。
长孙无忌继续说:“陛下岂不见晋代八王之乱?司马家族兄弟为争夺利益,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自毁宗庙。陛下当吸取教训,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陛下的血脉,李承乾和李泰争夺良久,李承乾如果当皇帝,必杀李泰的骨肉,李泰如果当皇帝,必杀李承乾的血脉,这样同室相煎,与八王之乱有什么区别?只有李治仁孝谦和,心地善良,他当皇储,方能保住皇家子孙,延续李唐江山的龙脉。”
说完,长孙无忌哭了,哭得泪流满面。
李世民把长孙无忌的话和?遂良的话联系在一起,越来越觉得二人立李治为太子的想法正确,自己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只会给李氏皇家带来巨大的血光之灾。
无疑,群臣形成两派,少数赞同立李泰为太子,多数赞同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站在少数大臣一边,但不敢拂逆大多数人的意见,斟酌半天,还是不能决断,遂无奈地说:“朕三思而后行,暂且散朝,容后再议。”
第199章 册立太子风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