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太子虽然起兵逼宫。但并没有想置父皇于死地。这说明他还是敬重父皇的,只是受了小人的蛊惑,才铤而走险,做出逼宫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儿臣希望父皇留住太子的性命。”
李世民反问:“太子谋反之事,难道就这么算了?”
李泰说:“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父皇可以废黜太子,贬他为平民百姓,如此他会终生反省。”
李世民问:“朕废黜太子以后,你以为,什么人合适当太子?”
群臣们猜想,李泰会认为他自己最适合当选为新任太子。
可是,李泰却表现出一副淡然的表情,说:“这是父皇的事情,父皇想挑谁当太子,自己说了算,无论父皇选谁当太子,儿臣都是支持的。”
李世民看着李泰,说:“朕觉得你十分胜任太子之位,决定你继承皇储之位,你意下如何?”
李泰大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但他知道,不能表现得过分暴露和心急,所以并不急于求得太子之位。
这时,一位叫做孔颖达的大臣早就想说话了。
孔颖达生于574年,是唐初经学家,孔子第31世孙,从小勤奋好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现担任国子祭酒。
他不等李泰说话,从群臣中站出来,对李世民说:“太子虽然犯下重罪,不适合继续担任皇储,但皇储之位,关系到大唐国本,皇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免再发生今日之事。”
李泰一听,十分愤怒,孔颖达的话明摆就是提醒李世民不要轻易立自己为太子,他虽然愤怒,但又不便反驳。
武将程咬金对孔颖达说:“孔大人,太子之位就是要早定下来,如果三思四思五思后,才开始行动,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孔颖达说:“程咬金,你一介武夫知道什么?”
程咬金大怒:“姓孔的迂夫子,你敢嘲笑老夫,老夫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一口吃了你。”
李世民一拍御案,说:“你们都住嘴,朕现在是跟魏王李泰说话,没你们插嘴的份。”
于是,孔颖达和程咬金都不说话了,静静地等待李泰回答。
李泰对李世民笑着说:“父皇如果觉得儿臣适合当新一任太子,儿臣会觉得父皇的决策英明。”
这话一落,群臣哗然,一齐呼喊:“陛下,要从长计议,要从长计议,不能仓促作出决定呀……”
程咬金与群臣相反,高兴地说:“好好好,早将太子之位定下,老夫今日将原太子李承乾,押往午朝门外,斩了他,让李泰继任太子之位。”
房玄龄在李世民正要说话时,站了出来,说:“陛下,今日只肃清太子谋反案,至于新任太子人选问题,容他日再议。”
李世民点点头,说:“朕今日彻底肃清太子谋反案,赐汉王李元昌自尽,其余杜荷、赵节、李安俨、贺兰楚石等人押赴刑场处斩,废黜李承乾太子之位,贬其为百姓,流放黔州,没有朕的圣旨,不得离开黔州半步。退朝!”
说完,李世民起身离开金銮殿,满朝文武得到了答案,相继走出大殿,一路上议论纷纷,等待落实新的太子人选问题。
第196章 肃清谋反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