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概括了五千年华夏疆土,无比辉煌地彰显了大唐文明?”
文武百官听了,暗暗好笑,也对,也对,一个人没有看过一本书,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如何如何?所谓文明辉煌云云,从何谈起?
李泰上来打圆场,说:“九皇子虽然没有看《括地志》,但听了本王的介绍,也差不多等于看了,本书确实概括了五千年华夏疆土,无比辉煌地彰显了大唐文明!大唐盛世,不可无此书。”
这明显是卖书广告啊!
群臣不难听出,这卖书广告十分霸道,大唐难道必须依赖一本书才能生存,否则,灰飞烟灭,可笑可笑。
李世民却十分相信李泰的卖书广告,朗声大笑:“朕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盛世,魏王所著《括地志》,弘扬了贞观之风,想把我中原文明扩展到万邦。”
群臣中不乏溜须拍马之徒,阿谀奉承者纷纷祝贺:“《括地志》是辉煌大著,必令万邦来朝。”
《括地志》的括就是概括,可以概括万邦来朝的梦想,梦想能不能实现?先别管,中原梦,梦之蓝就是好。
梦想需要歌颂。
李世民听了群臣一通虚伪的歌颂,龙颜大悦,看着宝贝儿子李泰,问:“魏王献书有功,父皇想嘉奖你,你说说,你希望父皇如何奖励你?”
李泰大喜,他想要的嘉奖就是得到皇储之位,不过,当着群臣的面,不能公然索要权力,否则,落得以书换权的恶名。
这世上,有人以色换权,有人以钱换权,自己以书换权,也是腐败,大丈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怎么能搞腐败?
李泰想通了,就向李世民一揖,说:“儿臣向父皇献书,只是表达忠心而已,别无他求。”
李世民从李泰的话中看出了他的低调和谦卑,李世民最喜欢奖励低调和谦卑的人,就问群臣:“魏王献书有功,众卿家,该如何嘉奖他?”
这一回,老宰相魏征又站了出来,神情比上次在酒会上还愤怒,他瞅着李世民,说:“三皇子李恪说得好,说得好哇,九皇子李治不过是小娃娃,连看都没有看过《括地志》,怎能断言此书概括了五千年华夏疆土,无比辉煌地彰显了大唐文明?我等众臣也是一样,没有读过《括地志》一字,怎能断言此书是辉煌大著,必令万邦来朝?陛下,凡溜须拍马者,斩!”
群臣闻言惊骇,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
魏征又说:“魏王组织编撰的大书,不过是拾古人牙慧,毫无创意,等于做1+1+1+1+1=4的游戏,陛下不信,老臣组织一帮文人,用十年时间,把儒家,道家,佛家,地理家,农艺家,工艺家,天文家,星象家,占卜家,美食家,吹牛家等等各大家的理论,编撰成比《括地志》宏大十倍的著作,这算什么?狗屁而已,就算真是辉煌大著,跟万邦来朝有什么关系?《论语》是当今最伟大的著作,能治天下否?能令万邦来朝否?《论语》尚且不能治天下,不能令万邦来朝,何况区区《括地志》。依老臣看来,《括地志》可以束之高阁矣。”
魏征这番高论一出,文武百官无不愤怒,鉴于魏征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敢公开指责。
李世民在万万人之上,唯独害怕魏征,他原本想借魏王李泰编成《括地志》,为他造势,使群臣支持自己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另立李泰为太子,经魏征这番恶评,他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算了,李世民想册封李泰为太子之事,提都不敢提不了,也不知如何处理《括地志》?呆呆坐在朝堂上,向群臣摆手,有气无力地宣布:“魏爱卿言之有理,退朝。”
许多人哄堂大笑,朝会不欢而散。
当朝会散去,李泰还得派人收拾组成《括地志》的一地乱书,简直尴尬到了极点。
唉,想想自己组织一帮酸腐文人历时两年,编写了一本555卷的煌煌大著,到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第152章 做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