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照是什么人?她的前身是现代大学生武小英,武小英穿越时空,到达大唐,灵魂寄附在未来的武则天,即现在的武照身上,武小英在上高中时,就读过大唐著名文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
说来好笑,杜牧比李世民晚出生一百五十年。
武照一进骊山宫,就朗读在李世民驾崩一百五十年后诞生的名篇《阿房宫赋》中的句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李世民认为武照说出的是她构思出来的佳句,连声说:“好好,朕的骊山宫不输于秦始皇的阿房宫。”
武照继续吟诵:“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李世民越听越觉得离谱,说:“太夸张了。”
武照边背诵边翻译《阿房宫赋》里的句子:“六国美女,都是秦始皇的妃嫔,每日化妆,绿发如云,纷纷扰扰,弃脂粉于水;一肌一容,尽态娇妍,缦立远视,而望临幸;有人盼望君王三十六年,不见君王。”
李世民说:“朕已释放三千宫女,你所说的缦立远视,而望临幸;有人三十六年不见君王,这事儿不发生在朕的宫中。”
武照笑着说:“陛下,你是明君,秦始皇是暴君,你不同于秦始皇,故而骊山宫不同于阿房宫。”
李世民说:“照儿,你真是继西施,王昭君,貂蝉后的第四大美女,外美内秀,心藏锦词绣句,锦绣词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还有什么?尽管竹筒倒芝麻,统统倒出。”
武照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集中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最终结局,臣妾不敢讲。”
李世民说:“但讲无妨,朕不怪你。”
武照接着说:“嗟乎!秦爱奢侈,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梁之柱,多于南田农夫;架梁之椽,多于织布妇女;钉头磷磷,多于米粒;瓦缝参差,多于仓库布帛;靡靡之音,多于街市言语。”
李世民说:“这是警告朕不要像秦始皇那样奢侈,朕不会向秦始皇学习,你继续讲。”
武照最后说:“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李世民听出来了,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统领西楚之兵,火烧阿房宫的情景,说:“阿房宫是奢侈之宫,是糜烂之宫,是劳动人民用生命堆积成的血泪之宫,西楚霸王是盖世英雄,带领楚人,一举焚毁阿房宫,烧得好,烧出了帝王的清醒。”
武照问:“陛下清醒了没有?”
李世民说:“历史教训,值得吸取。朕还有些不明。”
武照总结历史教训,说:“呜呼!灭六国者,乃六国自己也,非秦国也。亡秦国者,乃秦国自己也,非天下也。嗟乎!假使六国各自爱百姓,则足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复爱六国之人,则江山万年红。秦国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叹之;后人哀叹之而不借鉴之,乃使后人千秋万代哀叹下去啊!”
李世民点点头,感慨万千,说:“朕亦哀叹秦始皇之骄奢淫逸,但愿不会使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哀叹朕。”
说完,李世民带领武照在宫中继续行走。
武照不断地打量骊山宫。
李世民指着前面一座宫殿介绍:“那是兰池宫,是朕与你暂住在骊山的寝宫里,那里有上天的高台,专供朕祈祷五谷丰登之用。”
话音一落,两人就到了兰池宫的门前。
李世民说:“朕带你进去,今晚当一回腐朽的秦始皇,你就当是承受秦始皇临幸的六国妃嫔吧。”
武照一粉拳,砸在李世民胸前,暴出一句粗口:“去你娘的。”
李世民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甜蜜,与武照进入寝宫,当晚用男女欢爱接风洗尘,诸多风流悬念,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第82章 骊山宫万古繁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