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寒星瞅着妙笙箫诚恳的态度,听着他浑厚的男中音,气消了一大半,给大家各冲了一杯茶,站起来凄凄惨惨地说:“那好吧,我再去沏一壶茶,拿些糕饼点心给你们充饥,然后将我的故事全盘托出,但愿对你们破案有帮助,尽快将两把刀追回来,说不定近日,刀的主人要来取回刀哩。”
宇文思冲着她微笑道:“好的,快去快回喔。”
大家喝了茶,吃了糕点,坐在冷月寒星对面,各自拿着笔记本等着记录。
冷月寒星苦笑道:“我要是告诉你们实情,请你们不要张扬出去,五个人知道就行了。能做到吗?”
五个人异口同声道:“能,你尽管将全部真相说出来便是。”
冷月寒星眉头皱了一下说:“那好,请你们聚精会神地听好记录好,当我说出男人的名字家庭时,请你们不要唏嘘,更不要打岔,我一口气说完,如今你们想说什么尽管说个够,开水喝个饱,想去茅厕的赶快去一趟,我的故事至少要讲一个时辰哦。”
四个人倏地站起来出去了,唯有孤?珉没去,专注地盯着她问:“兴许是个高官儿吧!或许是个将军哩,这两把刀若不是令尊留给你的,那就是你的相好出去办事,不方便带在身边,暂时寄存在你这里的。你们的关系非同寻常,是吗?”
冷月寒星冷若冰霜道:“真不愧是搞破案的人儿,想象力蛮丰富的嘛,着什么急呀?待会儿不就真相大白了嘛。他们陆陆续续回来了哩。”
待五个人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后,冷月寒星伸了伸脖子,抑扬顿挫地开始讲话了。
“那个男人是大唐才子寒东琅,真名暂且隐匿,是位清高的仕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属官家子弟,外公是节度使,父亲也官居刺史,且是当地有名的诗人学者。母亲是一位唐朝著名大诗人李某某的阿妹。寒东琅少年早成,天资卓异,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尚未成年,他的诗文赋等各项文字功夫,已经相当了得。他自幼聪明好学,十岁时,即席赋诗,一句‘连宵侍坐裴回久,让与父亲同岁的舅父,大诗人李某某惊讶不已,格外欣赏这位外甥,并热情地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相赠:‘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这首诗的题目记下了这位大诗人的激赏之情:‘寒东琅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二首。曾记得爹对我说过,寒东琅出生当年,刘禹锡去世;第二年,贾岛去世;第五年,白居易去世;第十一年,杜牧去世;第十七年,李商隐去世。寒东琅,是我们晚唐冉冉升起的诗星。当初他也教我念书学他写诗,可我没有天赋且又不勤快,便没坚持下来,中途荒废了。他用七律写过不少感时的篇章,大多直叙其事而结合述怀。他的所有诗篇我都拜读过,早年诗风绮丽,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寒东琅的写景抒情诗构思新巧,笔触细腻。而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从景物画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浑涵无迹。他是著名的艳情诗代表,第一部有名的个人艳情诗集《香奁集》就出自他之手。写男女之情,风格纤巧,对此唐朝大诗人对其诗评价不一。某些诗歌运用象征手法,所托之物物象鲜明,所言之志情激语愤,显得内涵颇深,耐人回味。某些诗篇从不同的侧面对藩镇势力的气焰和心灵进行了雕镂,严正地向毫无人性的藩镇势力发出质疑,尖锐而辛辣地嘲讽和鞭挞了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忘恩负义及好斗性,只知对内争权夺利,寸土不让,寸权必夺,残民逞强,人民以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养活了他们,他们却根本不思、不知报恩。为了压倒政敌,他们不惜在最大限度上以金距伤人,处心积虑地用芥羽等暗算手段去伤害对方。他们往往会因些许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宛若花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对外却不思抵抗异族侵扰。外部侵敌枭鸣于国土之上危及社稷时,他们却无意过问。寒东琅不仅才华横溢,且为人处世,没有一般少年才子的轻狂,而是涵养深厚,风流儒雅。人又长得英俊挺拔,器宇轩昂。爹娘在世时经常对我说,他十五岁时,无论在思
第33章 娓娓道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