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莺看着他哀伤落寞的神情,心里陡然升腾起一股怜悯之情,问自己离开他是对还是错呢?正如爹娘所言,贾臻?也是位千里挑一的青年才俊啊!凭自己对章健硕的了解,心高气傲的健硕不会娶一个被休了的弃妇,虽然自己还是个女儿身,可是在外人眼里终究是个结过婚的妇道人家呀,何不再三细思量,谨言慎行呢。
贾臻?看着站在楼梯口不肯上楼的曼莺,诧异地问:“你还在忧虑什么呢?我不都是按你的心意办了吗?赶快上楼收拾行李回府上去吧!草堂关不住金丝雀的,我也不奢望有夫妻家庭的生活了,此生结过一次婚,受过一次伤够啦。”
林曼莺听他幽怨的口吻,忽地转身奔下楼,一头扎进臻?怀里呜咽道:“你若是真的爱我,舍不得离开我,那我们别分手了,干脆一起远走高飞,找到适合我们生存的地方,夫唱妇随过日子,我行医你教书做裁缝都行,你爹说你做衣服的技艺不比他差哩,怎么样?”
贾臻?蔑视了她一眼,愁肠百转地说:“我不会跟出尔反尔的人做夫妻的,更不需要你的怜悯和同情,递给你的休书再也不会拿回来的,请你好自为之吧!我要去布店帮爹一起赶制新衣服,你管自己收拾好衣服回去吧!”立即掉头离开。
林曼莺瞅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顷刻间泪如雨下,反躬自省是否不该悔婚啊!实际上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呀,要是听爹娘的规劝,今日就不必后悔了,如今搞得自己下不了台,还不如王晓华章筱丽他们想得开呢?他们认为既然结婚了,就该死心塌地的跟拜过堂的人生活一辈子。而自己自作主张,我行我素,伤了贾臻?的心,眼下想真心挽回做他的好妻子,他也不要自己了。如今爹娘嫌弃自己,臻?鄙夷自己,看来无颜在老家待下去了,明早也没必要跟随臻?去找章筱芳了,还是自己独自去寻找章健硕,也许健硕会带着自己浪迹天涯哩。想到这儿心情稍稍平静了些,缓缓地进了新房,整理好自己的几套衣服,郁郁寡欢地离开了贾臻?家。
公元891年5月3日凌晨,天色蒙蒙亮,贾臻?便起床了,坐在大门前等候林曼莺的到来,左等右等,天色大亮了,还不见曼莺的影子。
贾奕寒泪眼汪汪地问:“你不是说要出趟远门吗,咋还坐在这里啊?是否又不想走了呀?你昨晚跟我说要去大城市开裁缝店,爹娘都支持你,你的手艺已经超过我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爹放手让你出去闯荡一番啦。而你娘哭哭啼啼的舍不得你走,我劝她家里还有令郎令爱呢,哭什么呀?她就是心疼你,怕你外出生活不便,何况现在朝廷内忧外患的,藩镇割据严重,兵荒马乱的,娘怕你抓去守边疆了,余生再也见不到你啦,关在房里不肯下楼吃饭哩,你要么去劝劝她,要么干脆甭出去了,跟爹一起开好这个裁缝店也不错的。你认为呢?”
贾臻?站起来伸手拍拍父亲的肩头说:“娘就交给你了,我会给爹娘写信的。这就出发喽,保重!”挥一挥手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老家。
贾奕寒唉声叹气道:“儿大不由娘啦,随他去吧!老伴,令郎走了,下楼吃饭吧!”
何时下楼站在他身后的张碧雪,伸手碰碰贾奕寒的背脊说:“大令郎离家出走了,凭我的感觉他不再回家了,小令郎还在念书,令爱迟早要嫁人的,热热闹闹的家一下子冷清了,好不习惯哎。你也知道我独爱大令郎,如今大令郎弃我而去,我的心也被他带走了,我不知还能活多长时间哎。郎君,你能劝他回来吗?”
贾奕寒搂着张碧雪的肩头说:“贤妻,你甭多愁善感的,男孩子长大了就该出去闯荡一番的,老是待在家里成不了大气候。我昨晚听他的口气,好像要去参加什么队伍,趁年轻为朝廷排忧解难哩。既然他有一番远大的抱负,血气方刚的,我们应该支持他的理想。李晔的天下不太平静哎,宦官专权横行霸道,藩镇割据各自成立小天地,文武将才各为其主,皇帝难当啊!国家正需要人才,我们令郎文武双全的,理该为朝廷效力啊!你要放宽心养好自己的身体,等待令郎回家。懂吗?”
“令郎什么都对你说,唯独不告诉我一句实话,还说什么去附近的大城市里开裁缝店,实际上想去守边疆喽。”
“你是妇道人家,令郎不跟你说是怕你担心他。我因为开着布店做裁缝,每天人来人往的川流不息,来自朝廷的消息自然就多喽,令郎经常向我打听朝廷的事情,知道我也关心朝廷之事,他便毫无顾忌地告诉我实话了。”
“那如今朝廷的形势怎么样啦?我也略有耳闻的,别忘了我家出身也不错,弟弟张润厚是游骑将军呢,妹夫宇文思也是个刺史大人,在朝廷当小官的亲戚也有两个哩,消息是有一些的,但还是你在店里听得多哎,我早饭也吃过了,今早没事可干啦,你不妨跟我谈谈朝廷的事儿,好吗?”
“既然你愿意听,那就到布店里听我慢慢跟你从头道来,免得你莫名其妙地为令郎担惊受怕,好吗?”
“嗯,好的。”
贾奕寒牵着张碧雪的手来到布店,奕寒一边裁制长衫缝纫,一边跟张碧雪娓娓道来。
“老伴,你听着,我大概跟你讲一些李晔的故事。”
“嗯,你将晓得的全部讲给我听,我可以悟出令郎在外是否安全。而我也可以安心过日子。”
“好的。当今皇上名叫李晔,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咸通八年即公元867年2月22日生于长安宫中,僖宗母弟。六岁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即876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
第16章 诉说原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