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措手不及[2/2页]

大唐刀剑侦破记 鲍夏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我略有耳闻啊,不知你是否愿意听我说几句朝廷之事。”
      筱芳低声说;“我也略知一二的。我听说在李晔即位的第一年,即公元888年,李晔已经二十二岁,不是小孩子,李晔已经认识到大唐的衰败和宦官专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李晔即位的杨复恭。李晔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阿兄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并不像杨复恭想象的那样容易控制。在即位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宦官凭借手中的兵权,生杀废立皇帝有如儿戏,顺宗、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乃至自己的父兄懿宗和僖宗都是由宦官扶立的。每当想到宦官种种误国欺君的罪行,李晔深切地感到此辈不除,则大唐中兴无望。由此,李晔立即向宰相们表明,他希望由宰相掌握朝政。宰相们于是劝告李晔要果断地抑制宦官的势力,就像当初宣宗以前试图做的那样。李晔当机立断,付诸行动,杨复恭最后被李茂贞和王行瑜的联军打败,并被王行瑜的士兵俘获,带回京师处死。这件事使李茂贞和王行瑜的势力迅速膨胀,也为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李晔所做的,就是想保卫大唐,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贾臻?舅舅的来信中说得很清楚了,李晔要成立一支飞虎神鹰队,让他舅舅张润厚从民间招收文武双全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两百名,他舅舅便想到了我兄长。人怕出名猪怕壮,我阿兄当初学武术出了名,参加朝廷举办的武术大赛名列前茅,如今皇帝要招收两百名武功高强的人,那我阿兄自然被选中了,咋办呀?我都不敢向爹娘提及此事哩。”
      晓华苦笑道:“看来你对朝廷之事也有所了解的哩。李晔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第一次遭受重创。但是在打击宦官势力的过程中,另一个令李晔头痛的难题又出现了,这就是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事实上,藩镇出现在唐朝中期,当时主要是为了保卫唐朝边疆的安全,但安史之乱后,安禄山等人的党羽纷纷投降唐朝,朝廷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除著名的河北三镇外,当时唐朝内地的许多节度使也各占一方,对抗朝廷,成为割据势力。他们在辖区内任意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节度使的职位常常父死子继,或由其部将承袭。这些割据势力利用手中的兵权、财权,威胁朝廷,甚至起兵反叛,藩镇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面对这种情况,李晔认识到皇室微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武装力量,所以藩镇才各自拥兵,目无天子。僖宗时,中央禁军已经被彻底摧毁。因此,李晔即位后不久,便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得十万之众,欲以武功胜天下。在禁军初建后,李晔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斗争。当时,王建进攻彭州,陈敬?率兵救援,王建退兵骚扰西川,陈敬?与王建相持不下,中断了对朝廷的贡赋。王建便以此为借口,请求朝廷出兵讨伐陈敬?。当时,曾经在僖宗朝风光一时的宦官田令孜正在西川,李晔首先下令讨伐西川,一是想通过此举压制一下藩镇的气焰,树立自己天子的威严;二是想借讨伐陈敬?,报当年田令孜打自己一鞭的耻辱。这件事不知你是否耳闻过。贾臻?舅舅在信中说,如今李晔想秘密成立一支飞虎神鹰队,目的就是为了保卫长安都城和边境的安全,听皇帝调遣所用,你家兄长被朝廷钦点了,不得不去的啦,你务必要告诉你爹娘的。知道吗?”
      章筱芳凝视着晓华说:“郎君,对朝廷之事毕竟你耳闻的比我多,终究是个女子呀,焉能与男子相提并论呢?你可知道如今的我在想些什么呢?为何要说你我分别在即呢?”
      王晓华惊得浑身一震,倏地站起来盯着她问:“莫非你想瞒着你爹娘兄长,代兄去长安参加飞虎神鹰队啊!汉文帝朝代的花木兰替父从军,而你却要替兄长从军喽,飞虎神鹰队,其实也是一支军队,只不过是个武功盖世的特殊的至高无上的军队。你可要想好哎,依我之见,还是应该告诉你爹娘兄长,让他们商量着办,你终究是个姑娘家,干吗去干抛头颅晒热血的事儿啊?”
      章筱芳瞅着晓华的眼神,垂头丧气道:“我娘身体不太好,我爹年纪也不少了,家里开着一家五谷杂粮店维持生计,我哥在穹窿山顶开了一家武术馆,传道授业解惑的,没有钱支助家里的开支,平日里我绣花卖来的钱也贴补家用了,更何况朝廷还有杂七杂八的税收呢。要是让我哥去参加飞虎神鹰队,岂不是要了我爹娘的命啊!我可不想做个不孝女哎。”
      王晓华瞅着一筹莫展的章筱芳,一时陷入了沉默。

第11章 措手不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