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自己亲自盯着,忙活了两日加班加点的先把五十坛雪梨膏赶制出来。
      没办法,她可还等着吴掌柜另外一百两的尾款周转银钱呢。
      正午,刘大送货回来,除了尾款还带来了一封书信,说是吴掌柜让带的。
      秦五丫一看便知,是自个儿托吴掌柜打听的那户县西大柳街上开油坊的张姓砖石王老五有了音信。
      统共两张纸,吴掌柜是典型的实用派,没太多文绉绉的词汇。
      几句话下来便将此人的身家背景都写的清清楚楚。
      直白的翻译过来就是:
      张山,男,云州府人氏。
      自幼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
      年少离家,两年前才重回县城。在县西有套两进的宅院和一间粮油铺子。无外债和不良名声。
      从字面上看都算不错,年纪也不大,过了年才满十九。
      虽然十九岁在这个时代是典型的大龄未婚剩男了,不过秦五丫倒觉得刚刚好。
      年纪太小的哪里懂得过日。
      总体来说,这个张山算身家亲白、年少有为,是个不错的良配人选。
      只是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张山名下的宅院是三个月前才置办的。
      而那粮油铺子更是月前从一个李姓商人手里刚刚转来的。
      这就有些说不通了。
      明明吴掌柜书信中提到,张山是两年前就回县城的。
      而这两年内他做了什么营生,靠什么发家却只字未提。
      到底是吴掌柜没留心还是根本查不到,秦五丫无从知晓,只是有些觉得这其中不免透着古怪。
      似乎这个张山只是突然的凭空出现,又突然的置办了的产业。
      甚至秦五丫觉得他好似就是为了提亲才有意置办的这些产业。
      用阴谋论的说法是有心洗白?
      一个想法一冒出来,秦五丫就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自己估计是前世狗血电视剧看多了,才动不动就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念头。
      说不定人家只是和自己一样的情况而已。
      之前没钱,等钱攒够了买房,置办了买卖,再娶一房老婆回家过日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来的那么多阴谋诡计。
      再说李家不过是小有结余的农户,李德顺是村长却也没有官印,不算是正经的官家人,没什么值得人这般费尽心思图谋的。
      将张山的资料收好,秦五丫思虑了片刻还是提笔回了书信。
      秦五丫的毛笔字练习有三四月了。
      虽然还是不太好看,不过好在还算清楚明白,不影响阅读。
      次日申时就有伙计来告知秦五丫说吴掌柜去了县城的糖果铺子,且让自己等三日。
      古代说亲可不比21世纪的快餐模式。
      即便谈成了一门亲事嫁娶也得费上一年半载的时日,更何况还没谈成的。
      再等上三日确实不算耽误功夫。
      三日后,吴掌柜并没有回镇上,不过却谴了伙计送来一副画像。
      秦五丫展开一看,见画像的右侧简单的记入了画中人的身高体形和明显的样貌特征。
      而画中是一个身形清瘦的男人,高髻,青袍,眉目端正,不算英俊倒也看着舒服。
      “咦,这人怎么有点眼熟?”
      秦五丫将画像摊平在桌面上细看,不禁微微蹙起了眉头。
      “莫不是哪里见过?”
      画像不比照片,写实性不高。
      加之秦五丫又有些脸盲,想了半晌实在伤不起是谁来,只能放弃。
      年纪合适,身家丰厚,家庭简单,长相干净普通。
      不英俊,但至少没歪瓜裂枣严重影响后代基因,这门亲事能打个85分。
      看来这两日少不得得再回一趟村子。
      连着三日忙过了各家的订货。
      秦五丫本是想着自己亲自往村里走上一趟的,也好让婶婶心里头有底。
      可不想临出发却被来客居的伙计拦了下来。
      一打听才知道是吴掌柜的在州府接了一桩大单,伙计得了令说什么也得让秦五丫留下几日。
      秦五丫无法,只能托了刘大将书信物件和新配的几方汤药先送去村里。
      好在刘大做事稳妥,秦五丫也信得过。
      另又嘱咐了将自己意思与婶婶说一声。
      就说那亲事可以信上七八分。
      且说吴掌柜接到的单子确实不小。
      秦五丫大致一听就明白这生意若是谈成了,自家的糖果铺子大半年的成算都有着落了,这还不算往后的好处。
      也难怪了一向稳健的吴掌柜会放心不下,非要让秦五丫先等上三日。
      若是谈成了少不得亲自走上一趟州府。
      秦五丫这厢真耐着性子在镇上等消息,那厢王媒婆却是再一次登门了。
      有了前头一次的探风,王媒婆第二次来也算是熟门熟路。
      知道李家虽是农户却并不是那些个不讲道理的,心里寻思着这桩亲事能成,口上少不得愈发卖力。
      三五句话下来将那张家公子夸成了世间少有的好。
      做媒婆的哪里是不会看脸色的,王媒婆一边说一边见李家夫妇脸上均是带着喜色,显然颇为满意。

第12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