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李德顺做了这么多年的里正也不是白做的,只少在气势上就不是满嘴满眼铜板口粮,一心只扑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的秦老汉可比的。
      李德顺刚刚的话不可谓不诛心,若是换成别人秦老汉早就抡拳上去拼命了。
      偏偏李德顺只是板着脸站在远处,半分不让,便就在气势上足足压了秦老汉一头。
      绕是秦老汉气的“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却也没半个胆子敢再说什么。
      李德顺冷眼一瞧,心下难免更加鄙夷,做人父母做到了这般程度,这姓秦的也算一支奇葩了。
      秦五丫见事态到了这般境地也只是苦笑。
      谁让自己第二次投胎人品欠佳赶上了这个一个便宜老爹,今日之事虽说有些麻烦却也是个契机。
      若是处理好了对自己来说也是解决了个大麻烦,省的往后纠缠不清。
      想着秦五丫便上前几步看着秦老汉,面无表情的唤了一声:
      “爹。”
      随之在众人没有反映过来之前又朗声道:
      “秦家大伯,这声‘爹我原是不应该唤的,只因着这身血肉便最后唤您一声。
      如今我的生籍经了官家过户,改姓了李。那从今往后便再与老秦家无一分关系。
      今日您来,我只当是客,您若再不知好歹,便只能请官家来说道说道了。”
      “你这丫头,胡...胡说什么。
      你从小来便姓秦,到死都姓秦,哪是你说断便能断的。”
      秦老汉一听请官家自然有些害怕。
      可他向来好面子,又怎么肯在人前服软便大着胆子反驳。
      只是明眼人一瞧不知道秦老汉是心虚了,就刚刚那话虽说的掷地有声,可口气却也不似之前那般强硬。
      秦五丫看的明白,冷笑却并不打算接话。
      秦老汉原以为秦五丫不过是个半大的丫头,又从小听话,只要自己吓唬一翻往后少不得任由自己捏圆搓扁。
      却不想这丫头竟是真真与过去不同,竟然几句话便将官家搬了出来。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李德顺三天两头的便往镇上跑,自是和镇上的管事的官家有些交情。
      再且听说这丫头现下也在镇上替人做活,少不得也是有些门路的。
      这般一想秦老汉的心里就更加没底了。
      一来二去,不由动了息事宁人的想法。
      要不然就算了?
      可是今儿个一闹,眼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自己这个做爹的还斗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
      秦老汉觉得自己实在没脸。
      见秦老汉脸上的神色不定,秦五丫嘴角一扬,眼里闪过一抹嘲弄之色。
      平日里耀武扬威,但凡遇到比自己有权势地位的便没了动静。
      一个男人的本事只用在打骂自己的老婆孩子,拿自己的亲生女儿卖身换钱上,可真够窝囊的。
      秦老汉自是不知道秦五丫心中的想法,踌躇半晌,却忽然软了口气:
      “五丫,家里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
      你是我亲生的闺女,但凡有一点法子爹也不能让你吃了亏。却不想你这丫头竟是怨了我呀。”
      说着秦老汉眼里竟然满是哀泣之色。
      看到秦老汉这般神色,秦五丫不由苦笑。
      若不是自己在老秦家生活了三月深知秦老汉的底细,看透了他的做派,说不定真会被他现在这幅无可奈何的悔恨模样给骗了。
      秦老汉哭诉了半天却见秦五丫依旧是无动于衷的模样,心里含恨:
      ‘这丫头可真是油盐不进,坏了心肠的东西。
      虽然心里在咒骂,可秦老汉的脸上却依旧哀哀戚戚:
      “丫头呀。你是知道的,你大嫂才生了娃子,眼瞧着你二嫂的肚子又一日比日大,你爹我是真的没了办法呀。”
      “家里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这么一大家子靠着那几亩薄地有一餐没一餐的熬日子。
      原只是大人,便也算了。
      可现在又填了小的。咱做老的苦就苦些了,总不能让那两孩子也跟着过苦日子吧。”
      “然后呢?”
      秦五丫听着只觉得可笑。
      她穿越到如今也算看惯了秦老汉四牙咧嘴抡膀子揍人的模样,还第一次看到他居然有这种唱苦情戏的天赋。
      “丫头,你今日跟爹回去吧,咱家日子虽不如里正家富裕,可那好歹也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秦老汉这话没说全,可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便是再暗指秦五丫贪图富贵,为了在李德顺家过好日子连亲爹亲娘也不认了。
      呵。
      听到这话秦五丫也不恼,反倒暗叹起来:
      没想到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这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下老头子居然也能拐弯抹角的给人使绊子。
      就像秦老汉,知道武力不行,就用人情言论接上。毫无违和感。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神马宫斗、宅斗、职场斗。
      这些勾心斗角的炫酷技能根本是每个人自带的天赋天赋技能,有时候甚至和一个人读多少书走多少路是男是女都没关系。
      有些人天生厚黑,无师自通。
      哪怕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依旧精通此道,比如秦老汉。
      有些人则读书读到死,满腹诗书,却就是在人情世故上转不过弯来,一辈子都是书呆子。
      秦五丫心有感触,不免思绪飞的更远了。
      等回过神来却见秦老汉依旧喋喋不休的打着苦情牌不免觉得烦躁便开口打断了秦老汉的话,不耐烦道:
      这么说秦家大伯今日是想认回我这个女儿?”

第12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