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四章 古代公交车[2/2页]

农门娇色 Miss、Z_1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末,正是抚宁的香桃落地的日子。”
      抚宁的香桃,糖块?
      把桃汁搀在里头做糖!
      秦五丫伸出舌尖添了添沾染在唇上的糖液,忽然一愣。
      随即间却豁然开朗。
      对呀,我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山梨子是可以用来做糖的!
      若说做旁的糖,自己或许还不会。
      不过偏偏用梨子做,自己倒是真知道一种,且手法十分的简单。
      清早,几缕金光透过似纱似烟的薄雾暖暖的撒在西陲边镜的小镇上。
      秦五丫刚换了衣裳简单的梳洗了一番便见刘大蜷缩着身子靠坐在院子外头,怕是来的有些时辰了。
      “刘大哥。”
      秦五丫打开了院门往外招呼一声:
      “可让刘大哥笑话了。五丫昨日睡的沉,竟是起晚了,大哥可别责怪才是。”
      “责怪个啥,还早的咧,俺也才来。”
      虽说秦五丫平日里十分客气,可在刘大的眼里秦五丫任是他的东家。
      哪有替人做活的责骂东家起晚的道理。
      “刘大哥,五丫有些事情要出门一趟,今日要做的活计便要劳烦刘大哥了。”
      “成。”
      刘大应声,随后想了想道:
      “只是妹子,你若不再这熬煮的火候俺可照看不好。”
      刘大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替秦五丫把那些陈皮生姜切成碎渣,若有时间再照看下火候。
      前一项伙活计没难度,不过是费些力气时间,便是秦五丫不再也不妨碍什么,可后一项却着实要费一些心思。
      平常的火候大小时辰的长短都是秦五丫亲自照看的,刘大能做的不过是搭把手。
      虽说也整日瞧着看着,却未必了解其中关键。
      秦五丫想了想也觉得风险太大了点便道:
      “这几日,吴掌柜也没让活计来催货,想来并不着急要。
      刘大哥,只将院子里那些物件先切碎了调配了比例就成。熬煮的事情放一放,我出去一趟也费不了多少时辰,等我回来再做就是。”
      将事情与刘大交代清楚,秦五丫便带着银钱匆匆出了门。
      这次她要卖的物件有些多,怕是镇上寻不齐全,还是得去县里头一次才行。
      之前她是听李氏说过的,镇口有专门接人去县里的牛车。
      每日辰时出发,未时归来。
      一次一人只要支付五文钱就成。
      这做法倒是有些像现代的公交车,只是这牛车并不是官家出面维持的而是清水镇当地一户袁姓人家的独门生意。
      说起这袁姓人家,倒是和秦五丫早前置办衣裙的袁大成衣铺子同出一家。
      兄弟俩都是在镇上做布料成衣买卖的。
      因着寻常总要去镇上置办货物,这家的弟弟便顺道做起来送人拉货的生意。其中这古代版公交车便是其中之一。
      “就是这里了,许氏药堂。”
      下了牛车,秦五丫顺口问了赶车的师傅,便寻到了镇上药铺掌柜所说的这个许氏药堂。
      秦五丫不怎么识字,不过基本的辨认问题却不大,更何况这家铺子门前匾额上的字显然和镇上药铺上头挂着的一般无二,定是掌柜的所说的李氏药堂无疑。
      “姑娘是看病开方还是抓药制丸?”
      秦五丫一跨进铺子就有跑堂的小童引上来招呼。
      清水镇上的许氏药堂是一家极小的铺子,在镇上众多药堂上并不起眼,秦五丫会时常去的缘由,不过是因为许氏的价钱给的公道,掌柜的为人又极好。
      不过在县城里的这家许氏药堂却是和镇上的极为不一样。
      铺子又大又华丽不说,竟还专门在一侧隔了屏风请了四个坐堂大夫替人把脉问诊。
      说是间药堂瞧着却比寻常的医馆还要正规许多。
      “我是从清水镇过来的,来寻一些药材。”
      说着秦五丫从袖口寻镇上药铺掌柜写给她的纸条递进跑堂的药童:
      “是镇上许氏药堂的老掌柜介绍我过来的。”
      打算来县城前秦五丫自然是先去过药铺找了掌柜的。也知道自己要找的这几味药材并不特殊,寻常的很。
      只是镇上的铺子里存货不多,掌柜的这才给了秦五丫地址,让秦五丫自己来镇上问问。
      跑堂的药童接过纸条也没看只领着秦五丫去了铺台,将纸条递给了台子后的灰衣老者:
      “掌柜的。这位姑娘说她是清水镇许家药堂的掌柜介绍来的。”
      “哦?”
      那老者闻言便接过纸条,随意的扫了一眼纸条上龙飞凤舞的字迹便道:
      “贝母、百部、杏仁、川贝、半夏、茯苓、前胡、款冬花、甘草、薄荷...
      到不是特别的东西,是许三掌柜让你来县里的找我的?”
      “正是。掌柜的说,这些药材他铺子里存货不多,便让我来县里头置办。”
      秦五丫点头。
      “姑娘要多少?”
      不过是寻常物件,又有熟人引荐,灰衣老者也没多想。
      “上头写着的几味每样各要二十斤,另外再加一味陈皮也要二十斤。”
      这些药材的价钱秦五丫事先是打听过的,要不然还真不敢贸贸然的开口。
      “怎么这么多?!”
      灰衣老者不由一惊。
      寻常人来铺子抓药都是依着大夫开的方子抓,多少药材要多少钱都是有相应的份例,不能错上半分。

第一百零四章 古代公交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