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让他们吵。口水淹不死人。”她将通知丢回桌上,“至于审查……让他们查。”
“让他们查?”楚向南愕然,“我们的核心温室和实验室……”
“实验区,他们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夏小北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开放给他们查的,只有月光稻和冰晶果的标准化种植区。所有流程、数据,全部按最高标准准备,一丝不苟。让他们查个够,查个明白,看看我们‘北辰的生产到底有多规范、多安全!正好借他们的手,给我们做一次免费的、权威的‘背书。”
“他们以为用这些官样文章就能卡住我们?太天真了。
通知团队,按最高标准配合审查。
但实验区的一切,一丁点儿消息都不能露出去。”
她转过身,脸上浮现出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地脉薯的第一批种苗培育,必须加快。等审查的人带着‘无可挑剔的结果回去交差时,就是我们这份‘回礼该登场的时候了。
我要让总督府,让那些躲在后面的人明白,试图控制‘北辰,是他们在香江,犯下的最大错误。”
楚向南看着妻子眼中那熟悉的光芒,心中的焦躁奇迹般地平息下来。
“好!”楚向南重重点头,“我亲自去盯着审查组,保证让他们‘满意而归!”
农场的气氛骤然变得微妙而紧张。
一方面,面对声势渐起的舆论质疑和严苛的官方审查,“北辰”展现出惊人的透明度和专业性,开放区域一尘不染,数据记录详实完备,所有流程清晰可追溯,让带着挑剔眼光而来的审查人员也挑不出实质性的毛病。
另一方面,在无人知晓的实验区深处,地脉薯正在无声地积蓄、生长,等待着撕裂一切觊觎与钳制的时刻。
历时一个多月的审查终于结束了。
北辰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赢得了更好的口碑。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夏小北把北辰农场设立了开放日。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北辰农场参观。
不但包括种植区,连实验室都对外开放。
这样一来,那些攻讦北辰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陈先生回内地后就一直没有消息。
这天竟然突然出现在夏小北面前。
“夏总,我收到最高领导的指示。”陈先生猛地灌一口水继续说,“我们会发动群众,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夏小北淡笑,“陈先生打算怎么支持我的工作?”
陈先生还沉浸在兴奋中,没有听出她语气中的嘲讽。
“国家会专向播款,支持你搞研发。夏小北同志,祖国需要你,回家吧!”
“回家?”
夏小北唇角的讥讽更甚。
“对,回家!回到祖国大家庭中,那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等着你。”
陈先生激动得声音发颤。
夏小北缓缓站起身,“我暂时没有回去的打算。”
“啊?”
陈先生以为自己听错了。
喜欢。
第290章 回家?还不是时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