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相比于暮留府的人震惊顾满园第一次卖西瓜挣得银子,看着买棉花的商人大批量的过来暮留府,那些有头脑的人,已经摆起了小摊,做起了小生意。
      有那不会做生意的,顾满园的粉条作坊也招了不少人。
      顾满园原本在希坞镇的顾家作坊也做了一段时间的粉条,但是因为番薯供应不足,而停产了。
      这次有了一百万斤的番薯,做成芡粉,做粉条能做到明年番薯下来了。
      今年做的粉条,顾满园先不打算卖,必要的时候,她打算或捐或卖到灾区。
      只是做芡粉需要大量的水,好在顾满园的粉条作坊建在了沙河镇的水谭不远处。
      作坊里的小压井和辘轳井的快没水的时候,就可以去那个水潭取水。
      水潭里头的水看着十分浑浊,但打上来却清澈无比,而且不管多少人来打水,水位都是那么高,不升也不降,不过想到了无极山的神奇,这个水潭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顾子冉已经找了一部分人开始挖浇地用的水渠了,挖一条浅沟,水能流进去就好,平常需要浇地的时候,就把浅渠旁边的土给挖开,浇完了再把口给封上。
      因为现在天气太热,所以干活的时间都是早晨太阳升高之前干一个时辰,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干一个时辰。
      然而不管怎么干,暮留府都在悄悄的往好的一面改变,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因为生活有了盼头。
      曲二丫的豆腐作坊生意也越来越好,顾子柒他们的那个营队的伙房每天都到曲二丫这里定十到二十板豆腐,再加上暮留府百姓们生活条件好了,也愿意去买上个一两块豆腐吃,曲二丫的豆腐店生意也好了。
      顾满园打算把赵思调来暮留府开一家顾家酒楼,这家酒楼以后就以专门招待暮留府的兵丁为主,暮留府的百姓和商人为辅。
      主要菜品就是卤菜、小炒、烧烤、火锅这四大类为主。
      赵能毕竟做了几十年菜了,经过顾满园一段时间的指导,再招几个二厨,他完全可以撑起希坞镇顾家饭馆的后厨了。
      顾满园不但给他涨了月钱,还给他升了一个类似现代厨师长那样的职位。
      赵思到了暮留府这边也是可以独当一面了,就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就近问顾满园。
      其他地方的旱灾对暮留府的影响并不大,暮留府这里原来顾子冉没来的时候也和闹旱灾差不多了。
      做粉条之前要先洗芡,番薯皮上的泥洗干净,然后把番薯捣碎。
      再用滤网和水反复的清洗过滤碾压,把番薯里面的粉芡给洗出来,然后经过一夜的沉淀,倒掉盆里的水,盆底沉淀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物体,把它们弄出来,烘干,碾碎过筛,这就是番薯芡粉了,也可以说是番薯淀粉。
      番薯淀粉也是制作粉条的主要原材料。
      一百万斤的番薯,三十个人三班倒,也要制作好长一段时间了。
      在番薯淀粉囤到一万斤的时候,粉条作坊也提上日程了,招了十二个人三班倒做粉条,顾满园又闲了下来。
      顾家酒楼里没有羊汤卖,想喝好喝的羊汤就只能去蔡氏、顾大山和曲氏他们三个人合开的羊汤饼茶铺。
      希坞镇的羊汤现在是赵能的媳妇儿管着呢,顾大山他们也就专心经营自己在暮留府的羊汤馆了。
      顾满园在暮留府开的顾家酒楼,赚到的银子算是她的,顾满园害怕自己再走前世的老路,就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只开一家酒楼,就不再开了,可是事情往往就是不能按照她的想法进行。
      ——————
      看着对面穿得比云裳还要花枝招展的马浩文,顾满园对着上官慎窃窃私语道,“你确定对面那个花孔雀是个做生意的料?”
      被顾满园叫花孔雀的马浩文,“唰”的一下打开手里的折扇,扇了扇说道,“顾小姐,其实你可以说的再小声一点。”
      顾满园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马公子,我没别的意思,只您可以进我们顾家作坊里的出产去卖,不比在这酒楼行业来得更加出彩挣钱吗?”
      “这个顾家作坊里的东西,在下家里的杂货铺里已经有很多货了,酒楼生意你考虑一下啊,有分红拿哦!”马浩文笑眯眯的说道。
      顾满园不想接话,姐是差那点分红的人吗?
      上官慎听了马浩文的话,笑着对顾满园说道,“这货的爹是户部的左民尚书,掌管财务,他从小就怕他爹一时鬼迷心窍或是出了什么大错,连累了他没有了爹,所以就拼命挣钱,好在他爹出事的时候,给他爹补窟窿。”
      顾满园无语的看了马浩文一眼,有这么盼着自己爹出事儿的人吗?
      假儿子吧!
      马浩文却不甚在意的说道,“九爷,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爹穷苦人家出身,没见过什么大钱,我怕他万一哪天行差踏错,误入歧途了,我也好有银子把他给扒拉出来。”
      “嘁~”上官慎嗤笑一声,说道,“哪天你爹走错路肯定是你逼的。”
      顾满园刹时来了兴趣,问道,“为什么要这么说?”
      上官慎未语先笑,等他笑够了,才指着马浩文说道,“因为他抠。”
      这次没等顾满园再问,上官慎就说道,“他抠是出了名的,他身上的衣服,都是他家里人买料子的时候多撕上的两尺料子做的,最经典的就是他的那个,家里人口消费论。”
      原来因为马浩文的爹是独子,马浩文的爷爷在他爹很小的时候,就意外去世了。
      而马浩文只有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他祖母觉得他们家的孩子太单薄了,想给马浩文的爹纳妾。
      马浩文就给他祖母算了一笔账,“添人口就意味着耗银子,妾她也是人吧?是人就要吃饭、穿衣吧?
      咱不得给人个月钱,好让她存起来买个首饰什么的吧?
      那她生了儿子就又多一张嘴,吃饭、添衣、给月钱一样不能少,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咱们家什么都要出双份。
      男孩的话,年龄到了不得让他上书院读书吗?咱家没有族学,那这就意味着咱们又要多出一份银子。
      等他成年了,咱们还得再给他娶妻,这又是一大笔银子。
      要是生了女孩,一年四季衣服首饰要添置的吧,然后还要给她准备嫁妆。
      我要是再多几个弟弟妹妹,那这银子不就得成倍的往上翻么?
      要是不让生,那也就没有添妾的必要了吧?
      即便是咱们家银子够用,那妾生的孩子万一以后要和咱们争家产呢?
      而且我爹的年纪这么大了,房事上力不从心,让小妾出去偷人,那咱们家可就帮别人养孩子,还要让别人的孩子到你们百年后和我们分家产不是?
      奶,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第134章 抠出名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