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作坊里的人,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擦拭着自己干活的工具。
还是在作坊上工好啊,吃的好住得好,每个月都有月钱,年节还有红包。
而且顾小东家还承诺了,只要她在这个作坊当家做主一天,以后哪怕他们因为年龄大了,不能在作坊上工了,每个月也会给他们六百文到一两银子不等的那个什么退休金,去世了也会给五两银子的丧葬费……
你说这么好的条件,谁会舍得离开作坊?
那当然是干活老卖力了!
刘大林也答应了腿好后帮着顾满园看猪场,再加上曲二丫养羊的钱,供几个孩子读书也是完全够用的。
刘大林家原来也是小有资产的,只是后来刘大林的大哥跟人做生意失败了,一下子赔光了家底,这才开始生活困难了起来。
后来刘大林的父母去世,刘大林和曲二丫也只分得了一间屋子和几头羊。
顾满园的二姨,曲二丫是个很要强又很有先见之明的女人,她认为着孩子只有识字,到外面才不会被人骗。
所以即便是家里再困难,她也要让家里的男孩子上学堂。
好在家里的孩子也够争气,她二表哥刘俊虽然上学有些晚,可是已经是个秀才了。
虽然刘俊读书没有顾子冉有灵气和天赋,好在刘俊够努力,勤能补拙,只是他今年下场考举人没有把握,想再等三年再说,他平常最常做的事,就是帮着书店抄书,一来挣了银子,二来加强记忆,三来当练字了。
顾满园的大表哥刘浩,在镇上的一家酒楼当掌柜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分家,所以刘浩的儿子们上学的银子要从公中出。
刘浩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以后,他就一直想要个女儿,所以他媳妇就给他一直生,一直生。
直到第八胎,才终于生了个千金。
可是前面的七个儿子也不能扔了吧?
儿子多了,不但吃得多了,花用的也多了。
那就有人说了,反正他二叔也识字,让他二叔教不就成了。
但曲二丫却觉得还是要上私塾去接受正统的学习才行,所以曲二丫家说起来也是几个人挣银子,日子却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也是因为边陲土地贫瘠,要是能有几亩良田,挂在刘俊名下,地里的出产也够他们一家人吃了。
但是也许是因为刘俊的秀才名次不够靠前吧,他的秀才名头除了帮他们家免了徭役以外,却并没有人来找他要把地挂在他的名下。
所以顾满园这个养猪场的工作,真的是帮了他们家大忙了。
既然决定要开养猪场了,那势必还是要买荒地的。
原来买地的事儿,都是顾子冉去办,现在只能交给顾子年了。
等了个好天气,顾子年就和赵起两个人赶着马车去了暮留府,那里虽然离希坞镇有点距离,但是那里的荒地多,以后想要扩建了也方便。
只买五亩荒地,买地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直接到暮留府的府衙换了红契,顾子年和赵起就赶着马车要往希坞镇走。
——————
赵起赶着马车,突然停了,说道,“三公子,路边晕了个姑娘,我们要不要救?”
顾子年掀开帘子看了一眼,放下车帘,对着赵起说道,“救什么救,这荒郊野外的倒在路边,你也不怕是什么山妖精怪的,赶紧走。”
赵起一听心里也有些害怕,就赶紧驾着车走了。
走了好远,赵起才问顾子年道,“三公子,你说这世上真的有山妖精怪吗?”
作者有话说:
第105章 救什么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