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边陲售卖的商人。
从二月中旬一直到来年十月份,都不断的有商人来往于边陲和内陆之间,而希坞镇因为离草原最近,每年都是这个时候早就热闹非凡了。
只是今年的边陲格外阴冷,已经到了二月中旬,还没几个商人过来。
顾子冉回来的第二天,顾家羊汤店门上挂了休整的牌子,顾满园的意思是,趁着希坞镇还没有真正热闹起来的时候,赶紧把店装好。
这样,到有人到希坞镇跑商的时候,才能挣更多的银子,毕竟换岗休息的兵丁再多,每次也就能有个百十人,而且兵丁大多数都是只喝羊汤吃锅盔,而且他们更喜欢在大厅,楼上的包间是给有钱人或谈生意的人准备的。
等到顾家一家人和赵家一家人还有专门垒灶修暖墙地龙的师傅,到专门烧地暖和暖墙的房间里,把一排大灶全部点燃。
柴火有些潮,点燃后不光店里面青烟袅袅,火房里有三个大灶也漏烟了,不知道的以为是哪个敌军放的狼烟呢!
修补匠面带口罩和木壳护目镜,在漏烟的地方有白石灰做了标记。
好在漏烟的地方都不大,不用重新修,补烟洞的时候,顾子冉和赵起两人赶了马车和借的一辆骡车去了三十里外的窑厂拉瓦片,顺带又买了一车碗盘、摆设。
从窑厂买的碗盘比在杂货铺买的便宜了不少,这就又省下了一笔钱。
买瓦片超过两车,窑厂就有免费的铺瓦工人上门服务,顾子冉一算多买一车瓦,比请一个工人还要便宜,便就又买了一车,既换就全换新的吧。
因为上房顶属于高空作业,开国始皇又尤为重视工匠的权益,所以搞得那些工匠的价位越来越高,使得边陲一度出现虽然买得起砖瓦,却雇不起工匠的场面。
后来,窑厂老板就想了个办法,自己出钱买了一批死契的壮汉,自己组了个工程队。
买的砖或瓦超过多少数量了以后,就免费上门给人铺瓦盖房,生意果然好了很多,十里八乡的都是到这家窑厂买砖瓦。
因为工程队里的工匠都是死契的,即便摔死了或是哪里盖得不好,就是打死了也不会吃官司,所以窑厂的工程队盖房子反而比那种收钱的工程队还要用心。
生意就是这样,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名声也是这样打出来,远近闻名。
窑厂的生意好了,又雇了烧陶匠,又烧制起了陶瓷碗盘,花瓶摆设。
顾子冉听那老板的话音,他现在正在找烧玻璃的匠人。
如果不出意外,也就这几天就开始烧制玻璃用品了。
顾子冉一听,心里有了计较,原来玻璃贵,主要就是技术和路上的消耗,如果这个窑厂能制玻璃了,技术上的价格不说,路费和消耗上就能省一大头。
那么,他可以说服奶,把二楼的门窗需要糊纸的地方都换上玻璃……
顾家羊汤店整整关了小半月,这还是因为顾家二层的楼梯地板是铁桦树做的,结实异常,按照工匠的建议只是又刷了一遍漆。
就在蔡氏看着自己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就要骂人的时候,顾家羊汤店终于又开业了,而顾家羊汤店也更名成顾家饭馆。
趁着装修期间,赵家父子二人也按照顾满园教的方法炒菜,虽然味道和顾满园做的还是差了一些,但也比原来好太多了,只是火候的掌握和时间上还有些欠缺。
商量在赵家父子出师以前,大厅的菜赵家父子炒,顾满园负责二楼包间。
反正现在她奶手里也没钱了,等到赵家父子手艺练好了,她奶手里估计也就又有钱了。
第10章 店铺整修(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