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甚至也不是来自深受中国文明影响的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
这个神祗佝偻着背,精赤着全身,露出全身线条毕现的肌肉甚至阳具,手上拿着一把宝剑,宝剑剑柄的顶部是一颗骷髅。它脚下踩着一口棺材,棺材四周还有一些线条,似乎象征着这口光彩是放射着金光的。
我看到这口棺材,心里头就是“砰”地一跳。
是船型的棺材,那种我见过好几次的、神秘无比的黄金船型棺材!
难道这预示着“南薰礁3号”里也有一口这样的棺材?
根据我所看到的、第一部《多鲁斯鬼皮书》里面的记载,这种神秘莫测的黄金船型棺材有一批就在南海随着一艘海盗船的沉没遗落在南海,难道其中一口就在“南薰礁3号”中?
那么“南薰礁3号”就和建文帝更加八竿子打不着了,建文帝在14世纪兵败流亡,而那本《多鲁斯鬼皮书》里记载的事情发生在17世纪。
这样的话,这艘超巨型沉船的来历就更加成谜了。
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我的目光很快就被其他东西给吸引过去了:就在木门的左右两侧,各站立着一尊木雕。
这是一种鸟的木雕,乍一看上去很像老鹰,利喙展翅,一左一右地盯着站在木门之前的我。可是略微仔细地一看,这种鸟和老鹰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它的左右翅膀下各有一只小爪子,五个爪构就好像两只小手一样,而且它的尾部拖着长长的羽毛,就像凤凰一样。
鹰隼长着凤凰一样的尾巴,这样的视觉搭配给我的感觉非常拧巴。
这木雕似乎在这里放了很长时间,上面的油漆基本上都没有了,里面有些朽烂的木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只有左边那个怪鸟木雕脚上的爪子上,有一些暗红色的油漆还残留着。
这两只怪鸟木雕一左一右地看着我,让我觉得有些发毛。但我还是走上前去,去推那扇门,却发现推不开,用力推了两下,沉船内古老的木门在我的摇晃下“吱吱嘎嘎”地有些松动,但仍然没有洞开。
我开始寻找这扇门的锁在哪里,四下找了一圈,发现门的那一头是一条门杠横在半腰这里,所以推不开。
门的那一头到底是什么呢?
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开始用力地踹这扇门,接连踹了几下,只听“嘎巴”一声,门杠似乎有些弯折了。
我心头一喜:看样子沉船毕竟在海底搁了几百上千年,上面的木料都不大牢靠了。
想到这里,我更加发力地一踢,又听见木料折断时的“吱吱”声。
就在我打算加把劲再来一脚,把门杠彻底踢折时,背后猛地传来一声:
“哥们儿,别踢了,你这样把门踹开要出事的。”
我根本没料到背后会突然有人,整个人的身体本能地剧烈一颤,回头一看,却只见赵祺已经站在我背后,距离我只有大概5米多的样子。
我吓了一大跳:“你……你怎么过来的?你刚才不是还在‘血池另一边在向那条红色的虫子射击吗?”
赵祺耸了耸肩,把手上的M4突击步枪扬了扬,说道:“那条‘妖娆母虫已经被我干掉了。”脸上的表情得意至极。
我跑到“血池”边,向“血池”里一张望,起先只能看到一片鲜红的“血海”,但略一仔细,确实能够找到一长条漂浮在“血海”上的虫子,在池面上随着波涛沉浮。
“‘妖娆母虫?这是什么玩意儿?”我问道。
赵祺得意地“嘿嘿”一笑,说道:“‘妖娆虫和‘妖娆母虫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普通的工蚁和蚁后。这你总能懂了吧?据说这种虫子原产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西方18世纪就认为这种虫子已经绝种了。中国大概从宋代开始,就进口这种虫子,用于海上照明。”
我“嗯”了一声,一边看着“血池”对面昏死的冷鹰和冷飙,以及依旧被五花大绑的闵琼,一边淡淡地问道:“哥们儿,你是怎么过了‘血池到这里来的?”
赵祺说道:“杀掉‘妖娆母虫后,我游过来的啊。这些红色的液体应该是培植液,没毒。游到这边后再爬上来,对我而言不是轻而易举的吗?”
我“哦”了一声,回头看了看全身几乎一尘不染,连一点红色印记都没有沾染上的赵祺,脑子里就想起一句话来
“要当心赵祺!他不是活人!”
第235章、“要当心赵祺!他不是活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