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桃子忽然想起了什么,睁大圆溜溜的眼睛说道:“爸爸,我想起来了,这个叔叔是那天妈妈在湖里救的小哥哥的爸爸!”
陆良辰这些天早出晚归,并不知道姜海棠还救了人,因此略微诧异。
倒是刘大柱听到小桃子这么说,定睛一看,可不是么,这个小姑娘,就是哪天跟在姜海棠同志身边的小姑娘,应该是姜海棠同志的女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是是,就是的,姜海棠同志救了我们家的孩子,我应该早些来感谢的,只是,孩子落水后,着凉了,这几天在医院,我没顾得上过来……”
刘大柱是个很老实的人,越说越觉得不好意思。
救命之恩,应该早些过来的,他拖到这会儿,确实不应该。
刘大柱局促地把布袋往前递:“您是姜海棠同志的丈夫吧?同志,太感谢了。这是自家腌的咸鸭蛋和晒的柿饼,想送给姜海棠同志补补身体!”
正说着,姜海棠许是听到门外有声音,打开院子门出来看情况。
她第一时间并没有认出刘大柱。
刘大柱却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姜海棠,她眼圈突然红了,后退一步,冲着姜海棠深深鞠了一躬。
“姜海棠同志,我儿子多亏您救的及时,现在已经没事了!医生说要是多耽误一会儿,孩子就算能救回来,也会落下一辈子被有办法治愈的后遗症!”
姜海棠连忙扶住他:“刘师傅,您太客气了。”
“姜海棠同志,您这是救了我们全家啊!我一定要感谢,这点儿东西,请您务必收下,您要是不收,我们全家都不能安心!”
刘大柱将手中的袋子塞到姜海棠的手里:“就一点点土特产,算不得什么,等我儿子彻底好起来,我带着孩子来谢您。”
姜海棠要推辞,可哪里能推辞得了。
“我还想找找你们纺织厂的领导同志,我给姜海棠同志写了一份感谢信,感谢姜海棠同志不惧危险,救了我家孩子。”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媳妇这几天绣了面锦旗……”
说着又从掏出一面折叠整齐的红绸锦旗,上面黄色的线绣着“救命之恩永世不忘”八个大字。
这时候,家属院里的人出来了不少,听到刘大柱的话,笑着说:“这位就是我们厂的厂长陆良辰同志。”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两口子帮助别人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不是连报纸都上过?被送锦旗好像也正常。
刘大柱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竟然是纺织厂的厂长,果然,姜海棠这样优秀的同志,也只有更加优秀的人才能配得上。
“刘师傅,这样吧,锦旗我们收下,但这些东西您带回去给孩子吃。”陆良辰立即说道。
刘大柱连连摆手:“这可不行,我媳妇安排了,我要是办不好,回家要挨骂的。”
周围人没忍住大笑起来,这位还真是个憨憨。
最终,刘大柱还是将东西硬性的放下就跑了,那速度快的,好像生怕陆良辰迈开大长腿追过去一样。
两口子无奈,只能把东西拿回家去,要是东西真的不贵重,那就收下,回头想办法给回礼,要是贵重,直接退回去就行。
很快,姜海棠在公园里救了一个落水儿童的消息就在家属院里传开了。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整个厂里的人都知道,厂长媳妇救人,得了一面锦旗,这面锦旗被厂长挂在了厂办大楼的楼道里了。
上午的工作间隙,厂办各个办公室门庭若市,不时就有人来送一张图纸,借一份文件什么的,然后顺便专心的站在楼道里偷瞄墙上的锦旗。
财务科的几个姑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打听到消息说康小夏当时在场。
她们直接跑来,非要听康小夏讲姜海棠救人的经过。
康小夏这些天被姜海棠叮嘱过,不能说这个事儿,憋得难受呢,现在总算得到机会了,立即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
等几个姑娘听完了故事回头,才发现,厂长居然站在门口。
溜号听故事被厂长抓了个现行的几个人都挺不好意思的,就想着,要怎么才能让厂长不计较,就看到厂长大人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
“你们觉得,楼道里这面锦旗怎么样?”
几个姑娘先是有些愕然,没有明白,厂长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很快,小张就领悟了什么,立即竖起大拇指。
“厂长,这锦旗可太气派了!您看这金线绣的,多亮堂!重点是上面这八个字,太有含金量了!”
陆良辰背着手踱到锦旗前,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喜欢。
第265章 送锦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