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您好,我是春生唱片公司的总经理,我叫徐伟胜,您就是常远老师吧,我听说过你的名字。您在天津电视台演的节目非常的出色,我们公司打算录制您的唱片,然后全国发售,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意向?”
常远问道:“我又没唱歌儿,这个…我录什么唱片啊,您是不是搞错了呀。”
徐伟胜笑了笑说道:“不需要您唱歌儿,当然您如果能唱几句自己原创的歌的话,我们也会一样录制的,是这样的。”
说着徐伟胜跟常远说了一下,唱片的事情。
这个世界的唱片跟常远印象里的唱片差不多,但是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儿。这个世界里虽然也有唱歌的,但是歌曲的整体质量不怎么好。再加上国外的歌曲和电影引进。导致了线下歌曲市场并不算太繁荣,虽然也有一张唱片卖几千万张几百万张的天王级歌手存在,但是大多数的歌手还是籍籍无名的酒吧驻唱之类的歌手。
相对而言相声小品这类容易引人发笑的节目更加受欢迎,而且当下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虽然提上去了,但是精神文明还是差上一截儿。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节目充斥在市场上,而且他们说的段子大多污秽不堪也都上不了台面,自然也就过不了审。
想要听这类的节目需要到现场去听,而且这类节目还不是经常有,还要去现场买票。一般来说,买一张现场票的价格大概是15到20块,但是买一张普通的唱片的话,大概也就是五到十块钱,而且还能翻来覆去的听。
但是那些能翻来覆去听的,能刻在唱片上的节目却也都没什么意思,毕竟能过审的也大多数没什么意思,去除了一些笑料以后,就显得曲高和寡了。
当然有不好的节目自然也有好的节目,但是现在好的相声和小品素材被一些大公司垄断,向常远这样的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演员,自然就被徐伟胜这样儿的小公司找上门来。
其实说白了还是资源分配不足的原因,而且经过一番交流,常远也从徐伟胜的口中知道了徐伟胜的春生公司也只有三个人,就是他老婆和他,还有他小舅子。即便是这样,他们的资金也都是贷款而来,他们现在急需一个让他们回笼资金的机会。
所以他们就找上了常远,毕竟短时间内,因为上了天津春晚的原因。常远在附近地区还是小有名气的,徐伟胜感觉这些唱片如果说卖上几万张,虽然有点困难,但是卖上几千还是有可能的。毕竟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些歌曲唱片也好,相声小品唱片也好,一般时长都是很短的一张唱片的时长。歌曲的一般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相声小品的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徐伟胜听过长远的相声长度都比较长,而且凭借徐伟胜的关系,搞到一些大容量的光盘,还是有可能的,当然成本要比前一种高一些。不过时间长,还特别的搞笑,难道不也是一种竞争力吗?
第九十八章 唱片公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