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大巴上等了十几分钟的样子,人都坐的差不多了,雀斑学姐清点了一下人数,确认没问题后,大巴缓缓启动。
王大龙特意坐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安静地打量着窗外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一九九五年的松江,和王大龙记忆里的松江有很大不同。
王大龙记得自己最近一次返回松江,好像还是一八年的时候...
大巴车在军工附近的大门口停下,对面就是松江游乐园。
穿过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是红砖墙面,三座青檐碧瓦的祖国古典式建筑出现在眼前。
王大龙记得,这是31、41和51号楼。
再往校内走,在东南方向,还有另外两座建筑风格一模一样的古典建筑,11号楼和21号楼。
此时的军工操场还是一片黄土,唯有41号楼门前的陈大将雕像仍旧威严耸立。
一张张桌子围绕着军工操场摆成一圈,每个院系根据规模大小不同,都有数量不一的桌子。
桌子两旁固定两根竹竿,上面挂着写有院系名称的条幅。
仔细一看,都是用大号毛笔手写的...也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
虽然已经临近傍晚,但军工操场上仍旧人头攒动,脚下尘土飞扬。
跟王大龙一车的人,有的已经被呛的咳嗽起来。
王大龙却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感慨道:“嗯,就是这个味儿!”
雀斑学姐站在人群前大声说道:“各位同学家长,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院系,找到对应的接待。”
“哦哦哦,好。”
一群人呼啦一下散开,有的家长拉着自家孩子,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军工操场乱晃。
逮着个像学长的学生就问,这个系怎么走。
这会儿就看出松江工程和别的大学不一样的地方来了。
别的大学都是问哪个院的,只有松江工程问是几系的。
王大龙当年刚来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
入学一段时间后,才整明白。
松江工程大学的学院有个排名,排名和重要程度无关,具体评判原则王大龙也不清楚。
比如一系船舶学院,二系航建学院,三系热动学院...八系核学院,九系经管学院等等。
王大龙就是九系经管学院的,对外经济贸易专业。
年轻视力好,王大龙站在原地扫视一圈,找到九系的接待处后,拎着行李走了过去。
签名报到,拿着报到流程单,王大龙开始缴费跑手续。
幸运的是,王大龙的专业虽然因为调剂的原因和前世有所不同,但公寓却是同一栋。
第六公寓!
就在大美食堂旁边。
采光充足,离几座教学楼都近,重点是离食堂和锅炉房都近。
冬天的取暖杠杠的!
作为曾经的军工学院,现在的军工六校之一,学校的公寓和教学楼都是五十年代产物,但据说可以抗六级地震。
传的最邪乎的11号楼,据说可以抗八级地震,而且地下的层数和地上一样多...
传言真假,王大龙也不清楚。
当他抱着学校分发的军训服走到六公寓202寝室时,发现寝室的门已经开了。
王大龙以为自己来的算早的,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
比之时下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八人寝不同,松江工程的公寓都是六人寝。
三个角落摆着三张上下铺的单人床,最后一个角落摆着六个铁质行李柜,两个两个地摞起来。
其他五个床位都已经有行李了,空着的那个应该就是自己的了。
王大龙把一只手上的行李放到地上,敲了敲门,笑着和一屋子人打了声招呼:“你们好,我叫王大龙,你们的室友。”
把行李放到床上后,王大龙看了一眼自己上铺的姓名。
于晗。
于晗妈妈正在上铺给于晗铺床,铺好自己买的海绵垫子还有学校发的褥子之后,于晗妈妈还铺了一层自家带来的毡被。
铺好之后,才把学校分发的床单铺好。
做完这一切,又把于晗的被罩和枕头套弄好,叠的板板整整地放在床上。
于晗爸看着像是做生意的,和几人和气地笑了笑,说道:“以后于晗就要和你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四年,希望你们能互相帮助。”
“这孩子性格有些孤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提前替他赔罪了。”
“我家是北江本地的,大家如果在学校有什么事,家里不方便处理的,就给我打电话。”
“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于晗爸爸从兜里掏出电话本和油笔,写下了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放在了桌上。
于晗妈妈说道:“走吧,你二婶饭都做好了,就等咱仨了。”
于晗爸爸和另外一位室友的父亲握了握手,带着妻子和儿子离开了。
全程,于晗一句话都没说,只在王大龙进门的时候看了他一眼。
第026章 嗯,就是这个味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