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要打着火把训练的。每晚回到营地里,都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但就是这样居然还被要求洗澡。
      除了各种体质训练之外,刘琮连卫生都考虑了进去。至于食物,也是给予了极高的规格,可以说,养着这五千人的价格堪比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而在和刘琮交流了几次之后,诸葛亮充分理解了刘琮的意图。惊叹于他的设想。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刘琮当然放心他的能力,让他只管放手去做。
      为了这事,诸葛亮连长沙太守的职位都辞去了。于是刘琮又开始在荆州举行一次科举。
      既然是第二次,当然要比第一次办的好许多。天下大乱之后,许多士族都有人拖家带口的来到了荆州。有了上一次科举的成功举办的经历,这一次几乎所有有想法的人都来了。而且,在上次之后,科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选人制度,也成了荆州文人雅士最盛大的文艺集会。许多人意犹未尽,认为这是个公平的展现自己才能的地方,许多士族也都不计收益的资助刘琮办好这次科举。
      有了资金的支持,刘琮这一次决定真正的公平的邀请所有人。这个时代,识字和不识字的是一条鸿沟,只有识字和不识字两种可能。所以刘琮让人在全荆州搜罗。只要是愿意来且识字的,连路费都不用,使者一路上从饮食到行路,全都有人照料。而荆州之外也有人慕名而来的,也一律可以参加和授予官职。
      从交州回来之后,刘琮的每一步都没有损害士族的利益,反而给陈腐不堪的时代带来了一些新鲜感。所以在他们看来,刘琮是个文武双全,年轻有为的俊才。也没有反对他的这些主张。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政策是绞杀他们的绳索,现在,这绳索已经套在他们脖子上,就等着什么时候收紧了。
      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年,刘琮除了搞一些民生之外没做什么事。经过剿灭蛮族一事,整个荆州都知道了刘琮的手段。匪盗根本不敢作乱。蛮族也绝迹于山林。百姓安居乐业,一副太平景象。如果不是其他地方乱作一团,也显不出来荆州这和平的可贵。不仅是在荆州,远在许昌,邺城的百姓也都能听说荆州的情况。念及于此,不禁令人心驰神往。都想着能去荆州生活。
      转眼又到了统计一年收成的时候了。安置的流民增加的税款,摊丁入亩多出来的税款,加在一起才供养出了五千精兵。想到这里,刘琮才想起已经训练一年多。是时候去看看成果了。

第39章 谋天下明贤相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