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人用长矛抵住他们的后心窝,一旦停下,后面的长矛就会直接刺穿他的胸口。一时间,战场上哀嚎声此起彼伏。与那天的火攻相比不落下风,但不同的是,这次的哀嚎中还有浓烈的悲切之声。无数的穷苦农民,可能只是需要钱,可能是没有活下去的出路而加入了军队,又或者他们只是作为地主的私奴被交易到战场之上,此刻却必须在明知是送死的情况下提心吊胆的往前走。
勇者是明知危险而义无反顾的人。可他们不是,他们只是被裹挟的无辜的民众而已。他们本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本应该是个儿子,丈夫,父亲。在战场上却连一匹战马都不如。不知有多少人正在等他们回家。即使是一直在内心劝说自己接受这个时代的刘琮听着这些声音也觉得渗人。
就这样,这场屠杀一样的前进让羊治的军队步步逼近耒阳县城城墙。还有二百步的距离,羊治忽然拍马,大喊道:“全军,冲锋!”
后面的人心领神会。前面探路的士兵一个又一个的倒在地上,开始还很多,慢慢的,前面探路的人少了,哀嚎声也由原来的密集变成了时断时续的声音。这只代表一件事——刘琮的蒺藜已经布完,前面再无险可守。再向前一点连弓箭都要从城墙上探出半个身子来射击了。开始冲锋,跟在后面的轻甲,重甲和骑兵踩过倒在前面的人。就像他们已经死了一样。
刘琮见此,给旁边的人悄声说了句话,那人从身边抄起一杆大旗,使劲挥动了几下。又拿起小旗子一通乱挥。城内响起一声鸣金的声音,随后又归于了平静。这些冲锋的将士忽然又倒了下来,这次,扎在他们脚上的是铁做的,货真价实的铁蒺藜。但这还没完,这些冲到城下的人受制于视野,看不到真正可怕的东西。走在最后的羊治和重甲士兵们此时早就乱作一团,不知该往哪里逃跑了。在他们的眼里,天空中降下无数硕大的石块。铺天盖地的砸了过来。
刘琮收集的边角料大多都是从制造投石机的过程中获得的。说起来这个投石机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再过几年,袁绍就会用“霹雳车”给予曹操沉重的打击。象棋中的“?”就是指这玩意。
不过刘琮还是和他们不一样的,他的思路不是东方传统的杠杆式的投石机,而是像古罗马一样用的是扭力式投石机。这种投石机相比于杠杆式的需要的操作人少,两三个人就能操作。对于人少的刘琮是最优选择。
不过缺点也很多,比如制作麻烦,更易损坏,更加不方便瞄准,但刘琮人手不足,只能采取这种方法。至于瞄准的问题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刘琮又自己编了一套旗语教会几个聪敏的人,赶在羊治到来之前试射了几次,掌握好距离,然后所有人就不需要再调整力度和方向,只需要按照旗语指挥就好了。
而刘琮用来判断距离的,就是地上的蒺藜,两道蒺藜之间的就是投石机可以打到的范围。见到羊治进入攻击范围,刘琮立刻下令,让全军朝羊治的方向开火。
巨石如同雨下,噼里啪啦的砸在士兵的身上。走在最后面的大多是重甲的士兵,这时候重甲反而成了累赘,穿着它们跑都跑不快,石头几乎一砸一个准。重甲虽然刀枪不入,即使是在欧洲的骑枪冲锋这种将冲击力达到冷兵器时代最大威力的攻击方法也很难突破板甲的防御。但却有一种办法——钝器。即使不能破甲,敲到身上也能造成内伤。要是敲到脑袋上,高低也是个脑震荡。石块从天而降,将羊治最精锐的重甲兵打的七零八落。前面的轻甲兵一见没了后援,也楞在原地不敢轻举妄动。
羊治骑在马上躲过了这次攻击。他马跑得快。刘琮瞄准终归有时间差距。
但合该这丧尽天良的主帅要遭天谴,就在他躲避之时,坐下所骑的马忽然踩到了一个还没有被清理掉的木质蒺藜上。痛的它向后一仰,将羊治摔倒在地上。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坐骑的蹄子落下,却又没踩稳,朝羊治的方向摔倒。把他压在身下。肋骨被压碎,直接戳到肺叶。就这样,羊治死在了那一群无甲的士兵铺就的路中。
刘琮一见羊治倒下,连忙大喊:“羊治已死,尔等速速束手就擒!”
正说着间,石块发射完的耒阳军士已经操着兵器从城门鱼贯而出。士兵们一见士气全无,能跑的就跑了,不能跑的也被刘琮俘虏。
第17章 兴木工奇巧寡胜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