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九章 睡眠时间[2/2页]

穿越之医女不易 岁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这关于宣笔的由来,自古就有蒙恬造笔说法,在唐代韩愈所著的《毛颖传》中有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率军南征伐楚,行至中山地区(即宣城境内),具体方位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山在今宣城市宣州区和泾县一带;另一说中山在今江苏省溧水县境内。
      据《元和郡县志》二十八卷记载,中山在宣州溧水县东南十五里处,因唐宋时期宣州府地域广泛,溧水县属宣州管辖。
      蒙恬发现中山兔肥毛长,质地最佳,于是以竹管为笔杆,兔毛(又称紫毫)为笔头制作毛笔,世人便将其称为\"蒙恬笔\",寓意为宣笔的鼻祖。
      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来看,蒙恬并不是毛笔的发明者,而是对毛笔的制作进行了历史性改良。即将笔杆一端镂空做成笔腔,再将笔头置入腔内,这样制出来的毛笔与夹缠法制出来的毛笔相比有三大优点;一是笔头整体固定在笔腔内,可以长期保持浑圆状态,利于书写;二是笔头可以保持端正的位置;三是更具有稳定感。
      所以毛笔至今一直延续蒙恬创制的笔腔式样不变,这古代的毛笔与现代的毛笔还是有一个区别的,就是古代毛笔为了便于人们别在头发或冠巾上随身携带而将笔尾部削尖,因此古人有\"簪笔\"之说,而现代的就比较圆润了。
      据考证,制作上乘的宣笔所用之兔毛应为秋天所捕获的长年在山涧野外专吃野竹之叶,专饮山泉之水的成年雄性毛兔之毛,而且只能选其脊背上一小撮黑色弹性极强的双箭毛。这样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取之不易,只有这样的兔毛所制成的毛笔才能达到尖、齐、圆、锐的要求,也才能被书画大家视之为\"掌上明珠\",称之为\"珍宝\"。
      所以这宣笔的价格自然也是高昂多了,本来这些东西普通人家都是用不起的,像这种制作精良的宣笔也只有一些名门望族的大家公子这些才能用的上了。
      像一些大家庭里的小姐们也不一定能够用上这么好的宣笔呢,也难怪了有时候主家过生祝寿什么还有宾客拿了这名贵难得的宣笔当做礼物想送呢。
      这选择宣笔要讲究个尖,齐,圆润,所谓尖、齐、圆、键是这样的含义,尖是指笔锋要尖如锥状,功用为利于书写钩、捺等笔画;齐是指笔毛铺开后,锋毛平齐,功用为利于吐墨均匀,圆润是指笔根为圆柱体,圆润饱满,覆盖之毛均匀,功用为书写时流利而不开叉。
      而且笔锋在书写绘画时有弹性,这样才能显现出笔力来。
      慕昭以前也是吵着闹着要去学习书法来着,可是一直没有坚持下来,她以前在书法班上课时还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人家那一手瘦金体写的是真的不错,让慕昭看了也是不好意思的很。
      大概医生的字体都不是很好吧,都看不太懂的,慕昭写字也是随心所欲来着,以前在初高中的时候她还会老老实实的一笔一划的写着字,虽说浪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她却也是没有理会那么多了。
      本来以为这个习惯会坚持到以后来着,但是到了大学以后她这习惯就改了过来,这需要看的书籍太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实在是多的很,所以慕昭也是想着要怎么偷懒抽出空当来着。
      这写字的速度也是快了起来,只要能够看清楚字,写的怎么样也是不重要了,这种情况不只是她一个人这样,为了赶出作业来只能是这样做了。
      后来在医院里时也是一直忙碌的很,也只有到了这燕国后她的时间才多了起来,也才有这闲空去研究这些笔墨纸砚来。
      慕昭研究了下江为止给她们送的应该是徽墨,这徽墨产于徽州地区的屯溪、歙县、绩溪等地,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慕昭不知道他们这燕国是否把这墨叫为这个名字,也没去问,反正只要够用就好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睡眠时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