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揭露阴谋[2/2页]

鬼眼寻珍 披雪楼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个微小,但与周围纹饰截然不同的一笔描绘。正式“巧手张宽义”特有的“弓”型符号。

 找到了这个标志,他心里轻松了,但却没有高兴起来。这个发现也变相地证明,那个暗中隐藏,伺机向进入中国古玩行的幕后人物,很可能早已经动手了。

 “张仿”这种连杨起荣这样的陶瓷鉴定泰斗都打眼高仿瓷器,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自己已经遇到了三件了。说不定还有更多的高仿东西已经进入了国内市场。

 固然,自古以来这古董就要造假仿制的,可那些个东西总是有据可鉴,多多少少都能找到点仿制的痕迹。可这“巧手张宽义”仿的东西,可是毫无破绽、无懈可击,要多真有多真啊!

 如果这种东西多了,国内市场必然会被搅乱。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人很可能是来自日本,这就更让向北寒不甘心了。这钱要是让中国人自己骗了还好接受点儿,如果让这小鬼子骗走,那可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看来,真得像个办法,从根上把‘张仿的来源给截断了。”

 向北寒心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正想着,就听到台上的主持人已经宣布第二轮比赛结束了。

 往台上看去,向北寒发现杨起荣杨老师,正手持着那只道光官窑赏瓶愣愣出神呢。

 “看来杨老师几个人也是发现这只瓶子有问题了。怎么通知他们呢?”

 毕竟台上的三位泰斗级鉴定专家是自己的老师,他当然不想老师在这么多人面前出差错,坏了一世的英明。

 北宋以前的书画作品保存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绢本的,少数用的是“澄心堂纸”绘制的。而这澄心堂纸始造于五代南唐,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着称。南唐灭亡后,宋朝皇帝不喜欢用澄心堂纸,慢慢澄心堂纸被束之高阁,导致制作澄心堂纸的技艺也渐渐失传。后宋末元初制墨家、造纸家潘谷,曾仿制,世称宋仿澄心堂纸。清乾隆年间也仿制了“澄心堂纸”,这种纸质地较厚,可分层揭开,多为彩色粉笺,还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极为好区分。因此,现金的书画界把澄心堂纸分为真澄心堂纸和两种仿澄心堂纸(即由宋代、清代乾隆时期所造),以示与南唐时的澄心堂纸相区别。

 这幅关仝的《山旅图》用纸是“澄心堂纸”无疑。但纸张表面略微粗糙,质地较轻薄,与南唐的真“澄心堂纸”有一定的区别,与乾隆年后仿的就有更大的却别了。因此,这幅画所用的纸是宋仿“澄心堂纸”。而关仝所处年代为五代末年到宋代初,他画画用纸显然不可能用到宋末元初潘谷仿造的澄心堂,所以向北寒鉴定这幅画是后朝人临摹的一张仿品。

 一番有理有据的言论,让三位评判和在场所有人心服口服,更惊得日本人邙田大介目瞪口呆。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瞎子能够在看不到画仿、笔触、设色的情况下,仅凭纸张质地来鉴定古画的真伪。在震惊的同时,也忿恨不平,极为的不服气。也在埋下了对向北寒的仇恨。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揭露阴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