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那些修为比较低的沙弥和比丘都已经可以清晰感应到内心的一些重大思绪波动,并且能从这些思绪中判断出来善恶。
这种感应有些类似修士的心头警兆一般,只不过心头警兆只有遇到对自身不好的事情才会有所感应,但是‘他心通对于人们的善意也更加能感应到。
特别是他能感应到两位夫人对于自己那种因果羁绊,像是有一条无形的线将他们紧紧拉扯在一起。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因果线吧,只是李长安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无法印证内心所想。
李长安如今已经无所求,只是静静等待空间之中的诸多灵药渐渐成熟,就可以炼制进阶炼虚期的丹药,然后尝试突破炼虚期了。
到了那时候,或许就可以飞升上界去见到盼儿的分身了,只不过他对于上界盼儿分身的处境依旧担忧。
毕竟盼儿分身的投影已经身死,或许上界盼儿的分身也已经有所感应,但是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依旧没有安排其他投影下界。
其中必然有什么原因,或许这就是盼儿所说的身不由己吧。
李长安三年间,每每想起这些事情,总是有些心神不宁。
盼儿作为天界的女帝都如此步步维艰,想来自己飞升上界后也不会一帆风顺。
而且凭借这些年对佛法的研习,李长安更能感应到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危险。
只是他此刻对于天界之事依旧不清楚,更想不明白还有什么能让盼儿无法分心他顾。
这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尽快了结失落界中的因果,尽快飞升上界,只有见到盼儿的分身,才能知道这一切的因果。
如今随着众多僧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种植灵药、灵果、灵茶以及炼丹的技艺,李长安感觉也是自己该要离开的时候了。
毕竟失落界的因果中,还有几个等待他去了结。
此处有智信和尚足矣,更何况他在三年间已经凭借李长安讲解出来的佛门功法神通和经文,踏入了新的阶段。
只要此界有他在,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必然能重新兴盛起来。
相逢即是有缘,分别无需悲伤,李长安和两位夫人与众多僧人告别后,离开了比丘界。
佛说:“有缘相聚,有缘相识,有缘相见;无缘不生,无缘不灭,无缘不散。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惜缘,了缘,一切随缘。”
李长安不知道此去以后是否再有机会重回此界,再见到这些已经熟悉了的面孔。
但是此界的众僧人却是深深记住了这个从天而降的‘救世主,是他给此界重新带来了新的曙光,让众多佛门弟子有机会了解到佛祖的真经,将来更有机会得见佛祖。
所以在李长安走后,这座寺院中多了一座佛像,正是按照李长安的外貌雕琢而成。
而后的无数年,这座佛像已经成为比丘界众僧人的信仰,在内心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佛祖。
李长安并没有想到他的善举能得到如此大的福报,在未来一直持续不断得到香火之力、信仰之力、功德之力的反馈。
第四百六十六章 证得他心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