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她相信他能理解,并没有一丝隐瞒。
      直接了当地说,“没有银钱,治不好他俩的身子,我们家也只能永远仰仗着大伯家的鼻息过日子。这十多年来,我已经过够了!”
      赵向昌和宋月英夫妻俩,确实没有半点长兄长嫂应有的风范。
      再加上母亲偏心,他和二哥赵向南两人,在那个家里是一头老黄牛和一个透明人,连带着妻儿都过得很不如意。
      他家还稍好点。
      顾舒怀不是任人欺负的脾气,李淑芬和宋月英婆媳很难在她身上占到太多便宜。
      虽然过世得早,但留下了两个儿子又早早成了家里主要劳动力,赵向昌他们想要有人干活,小事上就不会太过于苛刻。
      二嫂谢芳和侄女赵以晴的日子,有时候比他们难多了。
      两个男丁都是病秧子,宋月英隔三差五便在家里指桑骂槐。
      讥讽他们一家都只生了张嘴,在家中等吃等喝。
      其实农忙时,谢芳也挽起袖子下地帮忙,但依然没有堵住宋月英的嘴。
      在村里逢人便夸自己心善,不求回报养着小叔子全家,还得花钱给他们看病。
      强忍苦痛的滋味,赵向阳再清楚不过。
      此时自然不会劝赵以晴回去。
      沉吟了片刻,说道,“姑娘家单独在外容易惹是非,往后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吃住,有个照应。”
      赵以晴明白他的意思。
      别看赵宜年又是当掌柜又是开铺子干得风生水起,女子抛头露面谈生意,依然是让很多人不屑的行径。
      尤其是她这样离家出来找活做的女子。
      别人会当她人生浮萍没有依靠,进而看轻她。
      不过哪怕如此,她也没打算退缩,更不想连累帮她的赵宜年一家。
      “绣坊出入都是绣娘,也有吃住的地方,您不用替我担心。”
      她笑道,“来前我也跟我娘商量好了,如果找到合适的活计,她就跟人解释我是偷偷从你家跑出来的。奶和大伯母要是问起我的下落,你们就推说不知道,免得她俩又来寻你们麻烦。”
      赵兴平忽然开口插话。
      “租宅院开铺子这件事,我们没打算现在就告诉村里人。你每天过来也不影响,她们最多去家里问上两句,找不到这里来。”
      赵向阳点头。
      “对!就把这当成你的家,有空多来,陪陪宜年也好!”
      听到最后那句,赵以晴咽下了已经快冲到嘴边的话。
      改口说道,“成,那我有空就来!”
      赵宜年之前还想雇个人到铺子里帮忙,她过来帮着干点活也不错。
      “对了,”赵兴平忽然从怀里摸出一张整齐叠好的纸,递给她,“白姑娘让我转告你一声,二伯去找过她了,她写了副药方给你。”
      说完顿了顿,又道。
      “我下次进山可以帮你留意里面的药材,不过有几样山里也可遇不可求,不行就得去药铺看看。”
      赵向南的病情并不复杂,他娘亲在世时就跟他谈起过。
      久病成疾,越拖越难以根治,需要慢慢将养,才有完全康复的可能。
      一直拖着是因为没有银钱。
      但既然下定决心要治,在他看来自然是越早开始越好。
      赵以晴满脸放光,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纸。
      她不识字,所以没打开看,而是仔细地平整了一下,贴身收好。
      听完赵兴平的话,她轻轻摇摇头。
      “我现在还没有钱抓药。不过宜年妹妹说把药方给她看,她没准能想出几道便宜点的药膳方子,先帮我爹温补下身体。”
      药膳?
      这个新鲜的词,让赵兴平一时陷入了沉思。
      不知三妹她,又想出了什么稀奇有效的点子。

第166章 下定决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