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可以!”
      一听是请酒店帮工,赵宜年立马来了兴致。
      合上账本,好奇地问。
      “你亲戚怎么想到从酒楼找人?”
      附近村落的红白喜事都是靠村里人帮忙,换工来办的。
      清楚这一点之后,她还从没想过酒楼承接到附近的宴席。
      “他家要娶的儿媳妇是县城一户殷实人家的女儿,这两个月一直在忙着四处张罗婚事。”
      王和志挠挠头,解释道,“我试着去问了下,整场宴席花销太大,他们想让咱帮忙做两道主菜撑撑场面。”
      这么说,赵宜年就大概懂了。
      女方家本就是下嫁,要是成亲的场面太过寒酸,往后说起来,男方大半要落个吃软饭的名声。
      东福来酒楼在县城还算有点名气,把这里的大厨请去掌勺,面子里子都有了。
      赵宜年细细确认了对方的要求和宴席的规模。
      接着,收好账本走出柜台,招呼王和志道,“你跟我来。”
      她带着他去见了齐锦川。
      让他把刚刚讲的事,再重新给齐锦川汇报一遍。
      等他说完,她笑眯眯地感慨道。
      “遇到这么尽责的店小二,齐掌柜真是好福气啊!”
      按现在店里的每日收入,要是能再来三五个类似的单子,不用等到六月末就能凑够二十两流水。
      齐锦川可就能比计划早一个月去县城了!
      这个道理,齐锦川自然也想得通。
      主动提议要给王和志单独加十文钱的提成,让他往后也多多留意这样的机会。
      那天傍晚的例会。
      当着所有人的面,赵宜年把这事拿出来说了。
      “齐掌柜已经同意,往后谁要是能再拉来这样的生意,除了累加的抽成外还会再单独犒赏。”
      在场的人无一不朝王和志投去羡慕的目光。
      十个铜板,差不多半个月的月钱。
      谁能抵得住这样的金钱诱惑!
      所有人热情高涨。
      那天晚上收工回家,纷纷急不可待地跟家里商议起这事,发动亲朋好友四处打听。
      效果甚至比赵宜年和齐锦川想象中还要拔群。
      不过这时候她还不知道。
      刚回到家中吃完晚饭,和赵向阳赵兴怀两人重复这段时间以来,赵家每天晚上必做的工作——
      磨豆子。
      现在家中只有三个人,她教了赵兴怀怎么加水加豆,赵向阳负责磨,她则负责磨出浆液之后的几个步骤。
      赵向阳一边拉磨,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从磨石中间汩汩流出的白色汁液,神色颇为肃穆。
      她蹲在不远处滤浆。
      好几次想开口重新问起早晨山脚的话题,都被他这副表情给哽住了。
      犹豫了一晚上。
      一直到把豆腐压上,一家人都准备洗洗睡了的时候。
      她最终还是抵不过心中抓耳挠腮的那股好奇,寻了个算账的借口把他爹叫回竹棚。
      倒了杯茶摆在他面前,讨好地弯起双眼嘿嘿笑。
      “爹,早上说起娘和舅舅的事,您再给我讲讲!”
      赵向阳面露迟疑。
      她见状,又道,“娘走时我还小,现在连她的长相都记不清楚了……您就跟我讲讲吧!她是什么样的人,您和她是怎么认识的?大哥告诉过我,娘

第121章 眼中有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