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9 章 第 39 章[2/2页]

九千岁[重生] 绣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在被折断了羽翼、打落泥沼之后,会是何等模样。
      薛恕紧紧攥着玉戒,直到冰凉的玉戒染上了微暖温度,他焦躁的心绪才逐渐平静下来。
      他重重吁出一口浊气,将玉戒妥善地放了回去。
      回想起梦里那道孑然身影,满心戾气便有些控制不住。
      他无法容忍唯一的雪色被染黑,即便那人是他自己,也不行。
      薛恕收拾妥当去寻殷承玉时,才知道他已经出了城。
      有温泠居中劝说调和,土地庙里那些病患今日都被妥善送到了疠人所去。一大早太医以及其余大夫就已经前往疠人所为病人诊治。
      与此同时,城门处的救济棚也搭了起来,不仅有人布施粥饭,还发布了招工告示。凡是身体康健之人,都可参与城外疠人所以及善济堂的修建,每人每天除了应有的食物外,还能领到十文工钱。
      薛恕赶到时,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最外围是派发遮脸布巾的官兵,凡是前来排队的百姓,都要领一块布巾蒙住口鼻。另还有十数名大夫坐诊,凡是上前诊脉之人,皆可往后去排队领两个馒头并一碗菜粥。
      诊脉之后,若是身体康健者,愿意的还可去招工处揭榜。若是身体不康健的,则分染疫和非疫。染疫者则送往疠人所隔开救治;没有染疫但生了病的,可前往善济堂领取药材治病,病症痊愈后便可自行离开。
      薛恕过去时已经过了午时,城门处听闻消息聚集而来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
      有胆子大的已经迫不及待排队去诊脉领粥饭,也有的仍然还在犹豫观望。
      为了打消百姓顾虑,殷承玉还特意安排了嗓门大的官兵不断重复吆喝,尽量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如今周为善已经下狱,太子代表朝廷来赈灾了,不会再随意烧死病患。
      殷承玉站在城门上,看着下头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展开,眼中露出了些许笑意,侧脸对身旁的布政使荆卫山道:“府城赈灾如今卓有成效,日后其余州府,便效仿太原行事。只要染疫之人不再增多,广招天下名医,总能想办法研制出治愈之法,山西之危便可解矣。”
      荆卫山连连应是,看着下头井然有序的状况也颇为感慨唏嘘,神色间也振奋起来。
      他任山西布政使这些年,无功无过谈不上功绩,更没有雄心壮志。有周为善这个势大的巡抚在上头压着,好事都是周为善的亲信去办,坏事全是他们这些人的,也习惯了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可这些天来,他在太子殿下手底下当差。太子处事松弛有度,赏罚分明。下臣按照拟定出来的框架一条条施行,如今再看着努力得来的成果,多少有些与有荣焉。
      想当初科举入仕时,谁又没有抱过效忠朝廷造福百姓的雄心壮志?只是满腔热血到底在无望的前路里渐渐凉了下去。如今跟随太子,他仿佛又找回了当初的热血澎湃。
      其实他不过才四十六岁,离着致仕之年尚有二十四年。
      不求入内阁封侯拜相,只要兢兢业业,日后再进一步并不是没有可能。
      荆卫山领了命,便匆匆下了城楼,去命人往各州府传令去了。
      殷承玉背着手看城楼下的百姓,余光分了寻过来的薛恕一丝:“休息好了?”
      这些日子薛恕不仅四处奔波,还要兼顾伺候他,日日睡得迟起得早,估计也累的不轻。今日一早没见着薛恕过来,他也没让人去叫。
      薛恕还没从梦中摆脱出来,此时看着他,便忍不住将他与梦中对比。
      怎么看,都还是如今这个人叫他欢喜。
      大燕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冷月需在天上,才能照亮冥夜。
      “谢殿下.体恤,已休息好了。”薛恕敛眸应道。
      “那便随孤回官署一趟吧,下头来报,大同来了急报。”殷承玉自他身侧经过,宽大的衣袖扬起来,一刹那与薛恕的衣袍纠缠,又很快分开。
      薛恕目光定了一瞬,很快便跟了上去。
      回了官署,送信的兵士已经等候在堂中,神色惶恐焦急。
      “发生了何事?”
      殷承玉接过信件,边说边拆开了信件。待看清内容之后,脸上残留的笑意便尽数沉下了下去,他将信件重重掷在桌案上,声音发冷,几乎有些咬牙切齿:“荒唐!”
      薛恕拿过桌上的信件,看过一眼,脸色也难看起来:“臣这就带人去追,绝不能让这些病患流入其他地方。”
      大同总督急信:因近两日有流言说太子调兵封锁整个山西,准备屠城以绝后患。大同灾民于昨晚冲破了士兵的防线,往相邻的陕西和宣府等地逃去了,其中还有不少染疫病患。
      作者有话要说:狗勾:我必然不会对殿下做梦里的事。
      大狗:废物:
      抽100个崽发红包嗷。
      粘贴错了,发了没排版的orz
      ps:“大燕贵公子,气盖苍梧云”原句出自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第 39 章 第 39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