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委培虽然是最后一次,但是毕业生依旧给予干部待遇。
油田这些年的招工五花八门,合同的形式也是乱七八糟,但总的来说都是固定化,也就是说签了这份合同,你就终身是中石油的员工了。
但是近些年来,开始流行一种叫做市场化的合同,而这种合同的员工不但没有工龄工资、津贴等待遇,而且上面更是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市场化员工不予提干。
所以相对于那些普通的合同化的工人,市场化员工更是矮人一头,只不过前些年只有那些招工上来的子女是这种合同,结果现在连正儿八经的技校毕业生也是这种合同了,这就让大家多少有些危机感了。
李斯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瞬间想起的就是身在油校的李雨歌,而当初李雨歌之所以骄傲,就是因为她毕业后是干部,而李斯是工人,但是现在这一转换,李斯如果拿到了这个委培名额,那他反倒是干部了,而李雨歌却因为合同的变迁成为工人,这倒是让李斯多少有些期待这一天了。
相对于第一个消息,第二个消息就显得更加震撼一些了。
这些年东北各大国企陆续开始改制,不少曾经辉煌的企业一夜之间开始崩塌,而这股改制的风头也吹到了盘龙油田。
虽然暂时油田还没有提出对于员工的裁员,或者是买断计划,但目前已经开始从油田家属下手了。
什么叫做油田家属?这个词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是油田员工的家属就叫油田家属,而在油田这地方,油田家属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性质。
油田建设初期,油田需要大量的员工的从事劳动生产,但是油田员工规模始终上不去,所以上面的员工就招聘油田员工的爱人进行工作,而这些人统称油田家属。
在油田建设初期,这些员工从事着油田最艰苦的工作,而且甚至有不少人其实已经从事着油田生产工作了。
但是一纸令下后,这些在油田工作了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油田家属全都被一刀切,虽然相对于其他国企的待遇要好那么一些,但是一年2、3000的买断费用,就把这些为油田奉献最好年华的油田家属赶回了家。
因为这两件事儿凑到了一起,而且最近又开始有消息说上面要对工人下手,所以一时间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拿着市场化合同的员工,惶惶而不可终日。
不过李斯却知道,油田改制这事儿终究还是来了,虽然最终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而且给予的补偿也比油田家属高了很多,但最终还是有将近3万名员工为了几万、十几万块钱丢掉了铁饭碗。
不过李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钱斌竟然脑子一热有了想要买断去南下经商的想法,而赵博听了钱斌的想法后,这小子倒也有了类似的想法,不过当买断大潮真的来临时,大家还是退缩了
第175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