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镇山县今年一共25多个小年轻去接班,除了李斯之外,剩下的不是去了校办工厂,就是去了县农资厂,而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油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当李斯选择去了盘龙油田后,村里的人都觉得李斯真是脑子坏掉了,浪费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尤其当大家听说,这次油田招聘的竟然是钻井工的时候,大家更是觉得,王方圆一家怎么连个明白事理的都没有,让自家孩子去那种地方找苦吃啊!
虽然镇山县离盘龙油田有60多公里,但是这些年县里面也有不少人通过军转去了盘龙油田,所以关于油田的事儿大家都挺了解的。
而关于油田有这样一句话:钻井苦、作业累、采油是个破鞋队。
这话是啥意思呢?
就是钻井工人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而且抛家舍业的,尝尝几个月回不到家,而且工作也非常危险,断胳膊、断腿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了。
作业工人倒是能够在家附近上班,而且按时回家,但是作业工太累了,经常在井口一干就是一整天,而且无论风吹雨淋都得坚持,要是遇到那种不好的活儿,甭管起来的同时,污油也落了一身,基本上在那儿干个十年八年,都得落个腰脱的毛病。
至于采油工相对来说好些,但也是相对于另外两个工作,平时工作也是累的不行了,不过采油队年轻人多,而且不少女性都是钻井工的家属,所以发生点儿婚外情的也多。
而最坑的是,这年头油田的待遇还不咋地,甚至连县办工厂工人的待遇都不如,所以不是没有招了,谁也不去油田上班,更别提去当钻井工了。
但是不管村里人怎么说,王方圆却还是逢人便说:“我大孙子五一就上班了,以后也是吃国家饭的了。”
而王亮虽然也不咋理解李斯的选择,但凡是有人议论这事儿被李斯听到后,王亮总会挥舞着拳头说道:“说他么谁脑子不好使呢!我哥那是大智若愚,等他以后飞黄腾达的时候,你们到时候高攀不起了!”
可就在大家对于李斯接班的事儿,讨论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李斯却跟没事儿似的,依旧不是在村头看别人下象棋,就是跑到村尾河边发呆,而他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冥思苦想,他也突然想起来一个快速挣钱的方法。
李斯本来不准备回1996年了,但是自从他接了王方圆的班后,李斯也就开始筹划着如何在新单位立足,然后弄到委培指标去念中专和大学。
李斯可不傻,他可知道这种指标一面每个单位都没几个,想要得到要么家里有过硬的关系,要么就得有足够的钱,而李斯在油田谁也不认识,所以他想要在那边立足,就一定手里得有点儿钱,所以这段时间李斯的脑子就开始疯狂的旋转起来,而最终李斯也有了个大体的思路。
&n
第13章 盘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