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6章忠奸难辨[2/2页]

史上第一败家子 墨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么离谱的理由。
      他跟秦献忠沆瀣一气?
      你要说是跟秦舒雅有一腿,他还可以承认。
      跟秦献忠狼狈为奸?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还私相授受,打假赛?
      就算他愿意,也得那帮夷人愿意才行啊。
      杨明心中有一万句国骂没有说出口,不过总算明白了宋宏手中最后这张底牌来自哪里。
      原来是宋氏宗亲。
      夷人将北方的宗亲一网打尽,但是大兴建国二百余年,原本封地就在南方的宗亲,也不在少数。
      看来是他最近风头太强,让这些宗亲误会了,以为他想谋朝篡位,所以才被宋宏抓住了机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杨明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倏然发笑。
      笑声在夜空中回荡,惹得姓宋的通判心里有些发毛,他梗着脖子质问道:“你因何发笑?宋某说的有何不对?”
      “哈哈,可笑至极,哈哈,愚蠢至极啊!”
      杨明收敛了笑意,冷冷看着宋通判道:“本王有三问,一:若本王有大逆不道之心,数月前何必解永宁之围?”
      “本王只要坐视李贵旭和梁定安打下京师,将皇亲国戚都屠戮殆尽,本王再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平定叛乱,顺势上位,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
      宋通判呆住了。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杨明说得太有道理了。
      若是李贵旭和梁定安攻下永宁,为了断绝天下勤王之师的念头,第一件事必是屠戮宗亲
      等他们杀得一干二净,杨明再来平叛,皆是圣上死了,有资格继位的皇亲国戚都死了,他便是乘势登基,也不会被人诟病,何必现在多此一举?
      不等他细想,杨明又继续问道:“二问:本王若是有不臣之心,又为何要与夷人私相授受?向夷人摇尾乞怜?凭本王今时今日在大兴的地位,白国出得起筹码收买本王吗?”
      “怎么,在你眼里,做夷人的狗,也好过做大兴威风八面的北武王是吗?”
      “……”
      宋通判连话都不想说了。
      上一问是证明,杨明有造反的机会,却没有造反。
      而这一问是说明,杨明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动机。
      巡检司,主缉盗。
      便是盗贼犯案,尚且要有作案动机,为了求财、为了报仇、为了扬名。
      更何况是谋反这么大的事情,杨明根本犯不着啊。
      别说是他了,就连其他巡检司的人都低下了头,开始了反思。
      他们怎么会这么蠢,相信北武王会造反这种事情呢?
      “三问。”
      杨明顿了顿,语气肃然道:“自大兴建国以来,二百余年,这天下多得是战死沙场的北武王,只有一个被莫须有罪名赐死的北武王,可曾有过通敌叛国的北武王?”
      此数言,振聋发聩。
      二十多年前,因先帝昏庸,中了夷人的离间计,将龙城杨家满门抄斩。
      彼时的北武王,比现在的杨明还要厉害的多,坐拥数十万兵马,却还是引颈受戮,以全忠义之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这般鲜血铸就的忠诚,纵观青史,无人能敌!
      霎时间,众人皆是面露愧色。
      “我、我错了……”
      宋通判嘴唇微张,想向杨明道歉。
      然而杨明却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冷冷地甩下一句话,便带着上官云龙等人走了。
      “想明白本王这三问,便该知道,这朝中,究竟谁是忠,谁是奸了。”
      ……

第506章忠奸难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