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战乱将起[2/2页]

史上第一败家子 墨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比白国,只多不少。”
      杨明嗤之以鼻道:“你们夫子是不敢说实话啊,八十万禁军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朝廷几次裁军,如今禁军能有二十万就不错了。至于厢军,全是吃空饷的,根本不足三十万。”
      宋均呆若木鸡。
      如果加起来只有四五十万的兵力,还都是步兵,连夷人的一半都没有,怎么可能打得过?
      这也是杨明一直想跑路的原因。
      上次跟姨丈江镇南见面的时候,他就虚心请教过了。
      大兴国历来重文轻武,自开国起陆续裁了几次军,八十万禁军的盛世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满打满算,大兴国现在只有五十万兵力。
      而且这五十万兵力都是缺衣断食,好些军队里,连盔甲、军刀都没有配齐。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赤手空拳打不过全副武装。
      这是道连三岁小孩都能算出来的简答题。
      杨明撇了撇嘴道:“世人都骂秦相卖国贼,其实他也挺冤枉的,根本就打不过,不求和,能怎么办?”
      “如此说来,先生是支持继续纳贡称臣?”
      宋均怀疑地看着杨明。
      以他对这个未来姐夫的了解,杨明可不是这么窝囊的人。
      “错。是假装纳贡称臣。”
      杨明又给宋均算了一笔账道:“给白国一年的岁贡,才三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布,总共算起来,也就六十万两上下,这笔钱对大兴国来说,真的很多吗?”
      宋均对钱没什么概念,但也听说过平江府一年的税收都不止这个数。
      大兴国有十四府,一年赋税数百万,纳贡给白国的不到十分之一,确实不是很多。
      “每年交一笔保护费,先稳住夷人,再暗中发展力量,徐徐图之,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我猜,圣上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杨明讥讽道:“可惜啊,这天底下有太多人跪久了,就忘了初衷。”
      大兴自迁都到永宁已经二十三年了。
      这二十三年,大兴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糟糕了。
      满朝文武不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只知贪图享乐,全然忘记了显宗被掳,北地被占的屈辱。
      与之相反,白国的皇帝却一直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收服了北地投降的文武百官,让夷人学习汉人的文化,北地大有欣欣向荣的势头。
      就这局面,夷人打过来是早晚的事情。
      百万大军,五十万骑兵,杨明不跑路,能怎么样?
      宋均脸色一片惨淡,哀叹道:“依先生之见,这亡国之祸近在眼前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除非……”
      杨明颔首,目光闪烁道:“除非大兴国有那个勇气,不惜死伤万万人,用人海战术拖住夷人百万大军,哪怕死得只剩下一兵一卒,十室九空,也要打!用鲜血重铸我炎黄子孙的傲骨。”
      赤地千里,血流成河,十室九空。
      宋均想想那个画面,都觉得手脚冰凉。
      “看把你吓得。”
      杨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宋均,别害怕。天塌下来,姐夫给你顶着。保不住天下百姓,保住你们,姐夫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宋均缓了缓,又想起了一事,精神振奋道:“圣上前些日子过寿,已决定立齐王世子殿下为储君。世子殿下文武双全,贤明厚德,若是他为太子,未必会走到那一步啊!”
      “我草!”
      杨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最不想看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宋宏当太子,虽然暂时跟他没什么关系。
      但是,宋宏是主战派,皇帝立他为太子,是否代表着他不想再向白国求和。
      这事,就跟杨明关系可就大了。
      ……

第79章战乱将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