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骑驴看唱本,走着瞧![2/2页]

史上第一败家子 墨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父亲是平江首富,富可敌国。
      而且不管是他已故的外公还是姨丈姨母、亲爹亲娘,小时候都对他很好,非常照顾。
      这王炸的开局,到底是怎么混成这副逼样的?
      今天的事情,他虽然凭着聪明才智逃过了一劫。
      可是,太憋屈了!
      现在城里甭管什么万半城、刘刀疤,是个人都能踩到他头上!
      杨明这辈子都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
      他心里燃起了熊熊斗志。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有保镖护卫,杨明赶在天黑之前出了城,搭车回家了。
      一到家里,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料、茅草,屋顶也像是被修葺过了一样。
      杨明纳闷道:“秀娘,这房子……”
      “是张四爷说咱们的茅草屋搭得不好,天寒地冻没法住人,所以专门叫了村人,想替咱们重新修一修,再搭两间屋子出来。”
      柳秀娘满脸不好意思道:“妾身本想给他们算些工钱,可他们说什么都不要。”
      她这么一说,杨明就猜到是谁了。
      除了白天那个热心的老汉,不做他想。
      “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啊。”
      杨明觉得自己把酒坊建在张家村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
      在古代,做什么都要靠宗族乡亲帮衬。
      败家子的父亲是北人,因为战乱才逃到了平江,落户安家。
      母亲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可外公外婆都已经过世了,就剩下一个小姨母嫁给了江镇南。
      既然没有宗族,他以后的事业就得靠这些乡亲了。
      杨明又想起了刘刀疤和万半城。
      看样子,败家子以前是把他们得罪狠了。
      这两个人是一副要跟他不死不休的样子。
      可不管那败家子做过什么,和杨明没关系啊!
      若是这两个不长眼的,非要跟他拼个鱼死网破,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接下来的几天,杨明老老实实地待在村子里。
      把自家的茅草屋重建了一番,另起了两间木屋。
      张老四和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肯收钱。
      他只得拿钱跟猎户换了些山鸡野兔,顿顿好酒好肉地招呼他们。
      农村人再朴实不过,这下更是感恩戴德。
      每日加班加点地赶工还不要加班费!
      不到一周时间,杨明的新房建好了,第一间酒坊也建好了。
      放过鞭炮之后,酒坊正式开工了。
      杨明坐在张家正堂里,听张三和周全算账。
      张三翻开账本,一一细数道:“一共用了二十个小工,因为管了两顿饭,所以每日老夫只算了五十文钱,七日折合纹银七两,酒菜一共花去一两四百文,这里一共是八两四百文。”
      他汇报完,周全拿着账本道:“木料和酿酒的器具,小人都是从石家商会买的,花去了一百二十两。明细在此,大官人可要过目?”:???
      “不用,你们做事,我放心。这些都是小钱。酒坊还要接着建,就按这个标准来。”
      杨明对算账没什么兴趣,是架不住他们俩非要汇报,才耐着性子坐在这里听。
      他赶紧进入正题道:“我让你订的瓷瓶可做好了?”
      “做好了,一千个瓷瓶,每个十二文。”
      大兴国的瓷瓶工艺登峰造极,可价格却很低。
      杨明看过样品,就这最普通的瓷瓶,放后世,每个都能卖出几十万的天价。
      十二文,实在是便宜。
      周全又想起了一事,请教道:“大官人,您的蒸馏酿酒法,消耗粮食颇大,不知这酒水,您想定价多少?”
      “卖给石家商会,六十文一两,至于石家想卖多少钱,我不管。”
      周全和张三顿时吓得不轻。
      张三结结巴巴道:“老、老夫没听错吧?六十文,一两?不是一斤?”
      ……

第21章骑驴看唱本,走着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