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现实中的工作室和加工车间[1/2页]

流金岁月之重生1980年 朱东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的大学校园,纯净、奋进,充满了蓬勃的希望,一股书卷气,在整个大学飘散开来。
      不像赵胜利以前待过的三流大学,铜臭味官僚主义很严重啊!
      他赵胜利,上一辈子是大学扩招,扩进去的是没办法跟985、211的学霸相比。
      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就只读了一个三流大学,但是本身就是学渣的赵胜利也相当满足了。
      有句老话,知足者常乐嘛!
      结果骨子里泡着奸懒馋猾的赵胜利,此后像一只招人可爱的肥猫溜进了机械学院的象牙塔里。
      然后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的生活。
      不过在象牙塔里没呆多久时间赵胜利就发现。
      刚刚改革开放,最热门的专业就是工程管理和机械制造。
      大学生都没毕业,就给各个单位抢着接收了,而且一个条件比一个条件好。
      真的叫当临时工的赵胜利,十分的羡慕。
      这个年代,华夏的大型国营工厂比较多而且领导对大学生有多渴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赵胜利算是见识到了。
      现在的国有工厂还没从计划内转出来,生产量也大,社会需求量也多。
      所以机械工程电子专业很热门。
      而且这个时候全国刚刚开始搞各种工程建设,需要懂技术的管理人才。
      所以这方面的专业很吃香,很好就业,基本都是毕业就进厂做技术员之类的工作。
      这使他赵胜利打着机械学院子弟的名头出去办事,人家还以为他是机械学院的大学生,对于他开了很多的方便之门。
      这是后话!
      赵胜利还记得在这个年代有句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个年代,全国最顶尖的学霸学生,都争相报考理工科。
      白沙市机械学院1980年招生,机械,化工,土木和电气系被称为“四大天王专业”整个八九十年代最吃香。
      赵胜利没有重生前也受到这句口号的影响,高三从一个学渣,临时抱了佛脚居然奇迹般的的考上了一个三流大学。
      然后选择了机电工程。
      谁知道大学毕业以后来,找工作都是厂里面的工作。
      毕业以后大半年找工作都没有什么好工作,经朋友介绍到了东莞的厂子里面打工。
      大厂好混,小厂好学技术。
      赵胜利经朋友介绍来到了东莞的一家小厂,从车到钳,再到数控铣床……。
      机床是工具之母啊!
      就这样,赵胜利日积月累的刻苦学习再加上有些天赋。
      如此以来赵胜利在工厂里干活也得心应手,后来,越来越喜欢所学专业。
      从此他赵胜利就在那个东莞的小厂里面扎下根来,一直伴随的小厂逐步壮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厂逐渐变成大厂,厂里面的设备也逐渐多了起来。
      最开始的一台数控cnc,两台普车,两台普铣、一台锯床、一台剪板机、两台台钻,就是小厂的全部家底。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厂里在机床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字机床逐渐的多了起来。
      后来,女老板

第68章 现实中的工作室和加工车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