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0.第五次正确解读[1/2页]

于奇正传 于奇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欢喃喃自语道:“于帅之神机妙算,世所难测。秦都尉说的对啊,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
      一直到前一刻,军中将领都是忧心忡忡。且不说对本次突围其他方面的种种疑虑,光是随身带的粮食也最多只能坚持两天。直到现在,才算终于“真正理解于帅的神机妙算”。
      继续在山上待下去就是被困死一条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突围都是属于“败退”。在龙尾山上之时,没有人敢往“打败长沙王”这句话上想。原因很简单,不管他们这几千人再怎么拼命,也很难光靠自身的力量击败长沙王主力。
      而咱们的于帅——这位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星,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想出了击败强大敌人的办法。
      管你长沙王有多少兵,战斗力多强,只要没东西吃必定不战自溃!
      “断粮道”这种战术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秦雷等人并不是没考虑过。之所以没人提出来,是因为在本次战役中不具备这方面的可行性。
      过往采取断粮道之策成功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点:敌方战线拉得过长,与根据地之间距离比较远。
      而这次的情况,长沙王的背后就是他的根据地,加之深州府兵都是步兵,“长途奔袭取粮仓”的战略很难实现。
      除此之外还有个核心难题,就算你有这个想法,也必须要知道敌方的粮仓所在。
      于帅神就神在不仅仅敢制定和实施这个大胆的战略,更是准确推断出了叛军粮仓所在!
      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恐怕也是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出来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军出征,必须设置粮仓负责储存和中转。
      粮仓位置必须要同时满足交通便利和安全这两点。
      临湘县距离江汉区域两百里,不可能被朝廷主力攻击到。
      深州府和龙尾山距离这里分别是一百五十里和一百里。更何况,这两处被围困之后自身难保,根本没有余力反攻。
      即便突围也绝不可能朝这个方向。因为如果选择突围,最终目的终归是回到北边和主力会和。不管是直接向北还是选择先往东西两边迂回回到北方,怎么都不可能往临湘方向来。
      综合以上情况,在临湘线路上方向设置粮仓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很难确定粮仓具体在这条线上的哪个位置。
      也就是说,有两种可能。
      1.于帅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推算出了叛军粮仓具体位置;
      2.于帅并不知道粮仓的具体位置,只是朝这个方向杀来。
      第一种情况不用多说,咱们老大料敌如神,此战必胜;
      第二种情况嘛,咱们运气好,出来就马上遇到了。那么就是说上天庇佑。天神都佑护咱们了,此战必胜!
      秦雷等人眼巴巴地看着于奇正,等着从他口中说出“打”这个字。
      看到常规军将领蠢蠢欲动,郭宝儿暗自心想:自投诚以来,咱们还寸功未立,对得起直属卫队这个称呼吗?
      这么一想马上去找到刘闯,低声嘀咕几句之后,两人分率八百直属卫队直接朝前狂奔。
      牛辉等百夫长一看大怒,丫的你们直属卫队这是每次都要抢头功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兄弟们,跟上,别踏马的肥肉又给他们吃了。10.第五次正确解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