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9章 帝王之道[2/2页]

苍生书,风骨剑 至臻陈小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似是老皇帝登上雄关后凭墙远望,追忆往昔,实则是一番敲打之后的安抚人心。
      说着,耶律宗基又转向被武棣一箭插入胸膛,受伤极重气息低沉的公孙渊,关切道:“公孙先生,伤势如何了?”
      公孙渊微微低头:“回陛下,无大碍,还可战。”
      耶律宗基点了点头:“在座的诸位,都是我大莽肱骨呐!”
      随后重重叹了口气,语调悲怆:“这些年来,为我大莽抛头颅洒热血之人何曾少了!
      斩神的嫡长子纳兰破山就死在青州城外;公孙先生的亲弟弟公孙磐如今尚缠绵病榻不能苏醒;古桑镇守冰擎山绝顶三十九载,最终‘霸王卸甲慷慨赴死;昨日简倥偬为国捐躯,死于南朝暗箭……
      青州血战,又有多少大莽男儿埋骨他乡,再也看不见我大莽苍茫雪原?
      朕没忘,朕不敢忘!
      大莽不敢忘!
      是朕无能……
      是朕无能!”
      说到此处,耶律宗基已是老泪纵横,苍老身躯摇摇欲坠,摆摆手,拒绝了身旁纳兰观潮和纳兰云水的搀扶,沙哑道:“拿酒来!”
      远处的几名皇家亲卫捧酒而来,自帝王而始,依次恭敬递出。
      除了大和尚禅乐之外,每人一坛。
      坛中并非什么琼浆玉液,而是北莽最常见的烈酒,“烧西风”。
      耶律宗基高举酒坛,语调铿锵壮阔:“这一坛,敬纳兰破山,敬公孙磐,敬古桑,敬简倥偬,敬所有为我大莽献身的英雄,敬我大莽热血未凉的百万壮士!
      诸位,请!”
      说罢捧着酒坛,将坛中烈酒全数灌入口中。
      在场的北莽重臣皆是心潮澎湃,叫一声“请”,俱是一饮而尽。
      耶律宗基满饮一坛之后老脸涨得通红,将酒坛向地上一砸,激昂道:“南朝江山锦绣,他赵氏坐得,我大莽如何坐不得!
      定鼎天下,就在明朝!”
      几人纷纷饮尽坛中酒,将酒坛向脚底掷去。
      几声酒坛砸在城头砖石上的脆响过后,一昼夜血战之后久攻未下的阴霾一扫而空。
      战意昂扬。
      先敲打,再安抚,最后一坛酒满饮豪情。
      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识人善任,用人不疑,这便是耶律宗基的帝王之道。
      在场的北莽高品修者,谁不是在北莽大权在握屹立数十年的枭雄?
      谁又看不出耶律宗基的用意?
      可看得出,不代表不受用。
      饮尽“烧西风”之后,就连生性薄凉一直默不作声的秦霜临胸中都涌过一丝暖意。
      因为他们知道,耶律宗基说的或许有真有假,可终究多数是真心话。
      帝王以诚相待,这便够了。
      耶律宗基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角烈酒,喃喃道:“青州一战,武棣以一敌二,看起来颇有些所向无敌的意思啊。”
      说着,耶律宗基转身望着慈眉善目的大和尚,温声道:“大师,您允诺的两万僧兵,明日能否加入战场?
      青州战事焦灼,就等着您藏得极好的两万僧兵奇袭,打开一条通往青州城内的通途啊!”
      此时北莽大军已遭重创,大和尚知道僧兵再不出手,在耶律宗基这里便无法交代,双手于胸前合十,笑眯眯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陛下大举义师,是为天下万民计,何尝不是‘普度众生?
      我佛慈悲,我佛门僧兵,但为驱使,莫有不从。”
      耶律宗基点头道:“好,很好,僧兵明日与苍狼重骑一同正面冲击青州可好?”
      大和尚颔首:“无有不从。”
      耶律宗基环视一周:“我没什么好说的了,诸位,希望下此对饮,大军已至江南!
      各自回营,备战!”

第379章 帝王之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