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惊仙自小在松狸楼长大,虽然从前醉心修行,也耳濡目染知道不少王朝秘辛。
      林惊仙记得师父赵橘白每每说起佛门都是嗤之以鼻,说即便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规模若是大了,几百人里总有那么几个好人,可是西方佛国的那群秃驴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好东西。
      大夏立国之前,佛门曾在中原兴盛一时,八百年前大夏立国之初,大夏开国皇帝夏太祖便着手开始清理在中原遍地开花的佛门寺庙。
      佛门树大根深,想要将其在中原连根拔起并不容易,开始时灭佛遭到了激烈反抗,可夏太祖态度坚决,不惜动用重兵镇压。
      大夏朝廷与中原佛门针锋相对,佛门在无数佛家虔诚信徒的帮助下一次次死灰复燃,让灭佛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最终夏神宗请出道宗一品归真境道人尹归虚出面,大夏道人、武者、术士配合数十万大军展开一场席卷整个王朝的清剿,彻底将佛门逐出中原,赶回西域。
      林惊仙只知道开国之初大夏曾经历一场血腥惨烈的灭佛,至于为何灭佛,如何灭佛,这些前因后果并不清楚。
      佛门在中原香火绵延千年,在前朝大晋之时尤为兴盛。
      信奉佛门之人,若资质尚可,便剃度出家收为内门弟子,若资质不佳,便是外门弟子。
      佛门内门弟子吃斋念佛不事生产,想要维系佛寺庞大的支出,除了香客供奉的香火钱,还要兼收外门弟子的供奉。
      信佛之人信奉天命与轮回,往往逆来顺受便于管理,前晋历代皇帝乐得坐享其成,甚至还出手扶植佛门的发展。
      前晋全盛之时,佛门在中原蓬勃发展,可是当晋末乱世来临,佛门大行其道的弊端立马显现出来。
      佛门以轮回转世之说劝导信徒,信徒若以此为信仰,便会供奉出今生的财帛香火以求来世的福缘福报。
      若是太平盛世,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生逢乱世,本就民生艰难,看不到希望的贫民宁可信其有,索性自暴自弃,将这一世仅有的一切全数供奉给心中的救世佛陀,以求下个轮回生在帝王将相家。
      佛门如同瘟疫般在中原大地传播,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信奉佛门,佛门吸干了朝廷的血,让前晋本就举步维艰的财政雪上加霜,让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迅速衰败下去。
      这般盛世敛财乱世吸血的佛门,要他何用?
      这便是夏太祖坚决灭佛的原因。
      而佛门之所以迫切想要传道天下,除了为了佛门发展和香火供奉外,还有一个佛门高品僧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佛门三品大金刚晋之后,若想踏入二品菩萨大乘境乃至一品极乐佛陀境,除了自身修炼和参悟佛法外,还需要与大量信徒相生相伴的“功德”。
      所谓“功德”,并非行善积德普度众生,而是信徒越多,“功德”愈多,“功德”圆满,方可晋境。
      八百年前

第170章 灭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