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把邪不压正,刻在自己的骨头上[2/2页]

大魏女仵作 少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抬手,握着拳头,狠狠锤了一下自己的心口:“邪不压正。”
      字正腔圆,刻在金舒的心头上。
      她拱手,深深的弯腰行礼:“徒儿铭记于心。”
      “不够。”严诏说,“你可是六扇门的一员,这话,要和他们一样,刻在你的骨头上。”
      他转身,背手前行:“人在做,天在看,起码百年之后,站在阎王殿上,也得是问心无愧才行。”
      却见金舒迟疑了一下,抬眼,站在原地,看着严诏的背影。
      她说:“师父,你可是问心无愧?”
      严诏愣了一下,没有回头,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大了几分:“问心无愧!”
      看着他的背影,听着他的话语,金舒抿嘴,而后笑了起来。
      她快步追了上去,跟在他身边不远的地方,同严诏一起,迈进了太和殿广场,走向那大魏权利的巅峰之处。
      “怕么?”严诏问。
      “不怕。”金舒说。见严诏睨着她的侧颜,咧嘴笑起,“我亦问心无愧。”
      巍峨的太极殿里,李锦站在正中,将手里的账册随便翻了几页:“幽州府衙下辖郡县,一年命案百余起,破案不足十起。”
      “扬州更是精彩,破案为零。”
      李锦一声冷笑:“你们是哪里来的底气,要将一个近乎百案百破的仵作,追究她的欺君之罪?还功过相抵?”
      “靖王殿下诡辩了,金舒欺君犯上,她就是神仙降世,她女扮男装,也是欺君犯上。”幽州知府见引火烧身,赶忙弓着腰站出来,“这欺君,本就当诛九族。而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能为其求一个功过相抵,简直就是仁爱典范啊!”
      皇座上,李义睨着眼前的阵仗,瞧着李锦的侧颜,微微眯眼。
      所谓知己知彼,便是如此场面。
      李锦知道,太子会提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解决方案。
      太子知道,李锦会用不可磨灭的公绩,来为金舒开脱。
      坐在皇座上,一身衮冕的李义,指尖轻轻婆娑着纯金的龙首。
      他不言不语,就静静看着眼前这一幕的发展。
      而他的沉默,仿佛是对堂下所有的人说“畅所欲言”。
      太子留心了李义的神色,心中稍显疑惑。
      若是寻常,大朝会这样的场合,皇子与大臣当面对峙,吵成这般模样,绝对会是以有辱皇家威严为名,直接将李锦赶出去。
      但他也分不出多余的心思细想,只一瞬,李锦便将最尖锐的矛头,直直对准了太子眉心。
      “太子仁爱典范?”李锦不屑的笑起,“杨大人是从幽州过来,舟车劳顿十几天,颠出了幻觉吧?!”
      太子一滞,没想到李锦竟然来直的。
      “太子身旁有几员老臣功成身退?”他目光上下一扫,“杨大人若是能平安退休,那杨大人就是第一个。”
      “放肆!”许久不言的李义,猛敲桌案。
      就在百官以为李锦要被问一个不敬之罪时,李义却沉声道,“尔等就事论事即可,提旁的过往作甚?”
      他鼻腔里冷哼一声,扫了一眼众人:“太子身旁几人身退,与此事有何干系?”
      李义原本是想提醒一下李锦,让他不要节外生枝。
      谁知李锦挺直了腰板,义正言辞的说:“有,且有很大干系!”
      太子与李义皆是一怔。
      就见李锦丝毫不客气的竖起手指:“六扇门核查至今,有两件案子悬而未决。”
      “第一,刑部侍郎陈文被人于山涧谋杀一案。”他顿了顿,“第二,工部侍郎刘全,被投毒灭门一案。”

第240章 把邪不压正,刻在自己的骨头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