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0天么......?”
      梅县闻言点点头,又将目光看向了田向南。
      田向南也装作一副很期待的样子,笑着道。
      “加上我们前期的准备,再预留出设备调试的空档,时间上倒也还算合适.......”
      随后,田向南和梅县的目光都看向了秦书记。
      毕竟,在场所有人当中,他的话语才是最高的。
      感受到两人的目光,秦书记苦笑了一声。
      “公私的问题才刚刚过去,眼下再谈这种涉外的合作,步子会不会迈的太大了些。”
      “这种事情目前应该还没有先例,我不赞成这样搞,因为很可能会惹出大麻烦。”
      老头摇了摇头,看着田向南,语气莫名的接着道。
      “既然买不起国外的设备,我看还不如按照我先前说的那样。”
      “先从国内其他厂里想办法搞设备,以后技术问题的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更新嘛,这样说不定还省心一点......”
      省心个毛线,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能干啥?吃灰吗?
      恐怕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田向南闻言,嘴角僵硬的扯动了一下,心里暗骂了几句。
      你上了这个项目以后,跟人家电线电缆厂就是同行,抛开体量大小的关系不谈,以后大家也就是竞争关系。
      人家有可能把最新型的技术给你嘛?
      打个比方吧.......
      假设外面那些国家的电气技术是一档,国内新研发的现在属于二档。
      真要按这老头说的这样,跟国内的厂家弄设备,那他们青山大队最多也只能弄到比国内尖端还次一档的第3档设备。
      起步就比国际技术低两档,这样一来还干个屁呀。
      哪怕田向南他们有哈工院的扶持,但术业有专攻,过个两年时间,不等他们在电气产业起步技术革新,他们青山大队就已经被哈工医院的发展给甩开了。
      如果他们的发展跟不上哈工院的脚步,那双方还有相互合作的必要吗?
      离开了哈工院的后续技术支持,他们青山大队恐怕瞬间就会万劫不复,前期的时候也会跟着打了水漂,连贷款都不一定能还上。
      这样岂不是一下子就回到了解放前。
      田向南愿意留下来,是想带着青山大队发展的,而不是带着大家破产的。
      这老头说出这种提议,明显就没有半点诚意。
      其实田向南也明白,眼前这位秦书记并不是说不懂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或许他只是年纪大了,想要求稳,不敢去赌上面的风向。
      而田向南之所以敢赌,不光是因为他知道以后开放经济的走向,也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并不大。
      算下来总投资不过几百万,与后面成立的那些合资的汽车机械产业比,体量相差太远。
      他只希望能把这个提议可以一层一层的提交上去。
      万一省里或者部里哪位大佬动了心思,把他们这里当做一个试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呢?
      那不就有机会了吗?
      田向南的目光从秦书记的脸上移开,落在了面前梅县的身上,意有所指的说道。
      “沈缆之所以落户在隔壁省的沈市,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煤矿吗?”
      “眼下我们的情况甚至比沈缆那边还要好一点,除了煤矿之外,还有能作为生产原料的铜矿。”
      “咱们要是能够建成一座电缆电线厂,只要做出来的东西不比他们差......”
   

第176章 两位1号的心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