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时,李世民看了杜如晦他们几人一眼,没说什么,也没问什么,抚须又看向一旁成为吃瓜群众的太子李承乾。
想了想,李世民便看向太子,微笑问道:“高明,你作为储君,此事你如何看待啊?”
“啊?父皇,儿臣…儿臣自然是看不过高句丽这番做派的,不过…”
李承乾说到这里,犹豫了起来,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要是说了,武将们心里可能会不满,自己也算是小小得罪了他们,唉!为难啊!
李世民见儿子这样,也好奇起来他后面的话,于是皱眉问:“不过什么?有何想法尽管说便是。”
李承乾看了一眼武将们,深吸一口气,这才看着李世民说道:“父皇,恕儿臣直言,此时我们并不适合去打这种大仗,前几日才刚刚发生过蝗灾,整个关中地区,百姓们的庄稼十不存三,眼下我们应该保留一些粮食,以便将来闹饥荒,用以赈灾,”
“高句丽固然可恶,确实该收拾,但是可以留待日后我们大唐强盛起来,一举将其灭之,”
“父皇,这就是儿臣的想法。”
李承乾说完就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李世民,同时心里也是松了口气,把这些话说出来,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李承乾这番话落下,且不说殿内的文武百官们如何看待,李世民心底确是对他赞赏有加,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也不枉自己这些年来对他的苦心栽培!
李世民心里这样想,表面却是平淡如水,微微点头,随后看向一旁的李泰,笑问:“雉奴,你呢?如何看待?”
大胖子李泰闻言立即站出来答道:“父皇,儿臣是支持去打高句丽的,否则,他们接下来还不知道要怎么残毒我们边城的百姓,早一日打,就能早一日震慑他们,以此让边城百姓们少受些苦难。”
李泰说完,心里则是在鄙夷着自己的太子大哥,想不通他为何如此愚蠢,这么多武将都喊着要去打高句丽,你却说什么粮食赈灾问题,这不是赤裸裸的在与众武将唱反调吗?他们不在心里记你一笔才怪。
李世民见自己一向比较看好的四儿子说出这些话,心里却是有些失望,不过也没表现出来,同样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同时,李世民心里却是想起了另外一个儿子,各方面都非常像他的儿子,远在益州担任大都督的三儿子蜀王李恪。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而此时,殿内众文武百官都在看着李世民,等待他的最终决定。
见此,李世民有些犹豫起来,皱着眉沉思衡量起来。
其实他是不想这时候打的,就如方才儿子李承乾所言,当下实属不适合打此等大仗,
可是你说不打吧!看着朝中这些个武将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恨不能立刻骑着马狂奔去高句丽杀人,李世民又不好一口拒绝,这样会让他们大感失望。
特别是程咬金与尉迟敬德两人,这会已经开始打赌这次去高句丽准备杀敌多少人了,
别问李世民为何知道,因为这时的程咬金与尉迟敬德已经吵起来了,都不服对方说杀敌数量比对方多。
第186章 打不打高句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