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知槛儿端详了儿子一阵后,忽然皱起眉一脸严肃地问瑛姑姑和周嬷嬷:
“说起来除了刚出生那会儿有哭,他这三天好像都没哭吧,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要不要请太医来瞧瞧?”
曜哥儿:“……”
槛儿的担心也不是小题大做,毕竟时下的婴孩有不少娘胎里带疾的。
他们又不会说话,有的刚开始也检查不出什么,做大人的自是万分小心。
小皇孙不哭不闹的确乖,但经槛儿一说,周嬷嬷和瑛姑姑也不免担心了起来。
可就在她们打算叫人去请太医时,被她们担心的小皇孙“哇”一声就哭了。
嗓门儿之大,说是地动山摇也不为过。
差点没把房顶给掀了。
槛儿离得最近,一瞬间只感觉耳朵嗡嗡的。
再去看儿子。
好家伙。
多数刚出生的孩子是哭不出眼泪的,他倒好,嗓门大也就罢,居然还流起了泪!
活像是遭了什么虐待似的。
槛儿看得哭笑不得,忙又是逗又哄。
但曜哥儿差不多已经明白了,自己现在不能太过反常,省得让娘担心。
也不能让别人当成怪物。
于是任凭槛儿怎么哄,小家伙就是哭。
眼泪流干了就干嚎。
就在槛儿没辙,打算让奶娘们抱下去哄的时候曜哥儿适时地收了声。
奶娘及时拿出装了奶水的哺瓶过来。
自打前两天太子说可以尝试用哺瓶喂之后,小皇孙再拒奶时奶娘们便用了哺瓶。
这哺瓶是葫芦状的,左右有两个把手。
外层嵌玉鎏金雕了蟠螭纹,内层是银质的,之间有一个可以加热水的隔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把小皇孙的口粮装进去,再在隔层加入热水,就可以做到短时间保温。
瓶嘴儿则是用薄胎和田玉做的,中间穿了针眼大小的孔,里层嵌了银,口径大小刚好够小奶娃含进嘴里吮吸。
槛儿和奶娘们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没想到小家伙用了哺瓶竟真没再拒奶。
也是不懂这么小点点儿的人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总归不拒奶便好。
这两天槛儿自己也就这么喂他了。
曜哥儿吃饱喝足挨着娘睡着了,槛儿看了他一会儿让奶娘抱去暖阁。
她这两天身子没那么虚弱了,就是小肚子才刚开始恢复,时不时便会疼。
所幸在可承受范围。
又躺了会儿,槛儿由寒酥跳珠搀扶着下了榻,慢悠悠地在屋子里转起了圈。
但刚走了几步。
就听小福子跟鬼撵似的朝耳房跑来:“主、主主子!来圣旨了!陛下有旨!”
来人是乾元殿的一个掌事太监,姓郝。
大抵是考虑到槛儿现今坐月子不宜见风,因而等槛儿麻利地收拾妥帖要往门口走时郝太监已经到了耳房外。
“宋昭训在屋中听旨即可。”
喜雨拿了软垫放在屋中间。
瑛姑姑扶着槛儿小心跪下,屋里屋外的人也都跟着跪下了,郝太监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宫侍妾宋氏,昔入侍数载秉性温良,敬事弗懈。
后承侍东宫淑慎勤勉,克娴内则,今诞育皇孙功于宗祧,特晋太子良娣。
望尔今后持盈戒谨,躬奉储闱,钦此——”
“宋良娣,请起身接旨吧。”
喜欢。
第164章 特晋太子良娣!“宋良娣,请接旨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