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放眼看去,长孙无忌、房玄龄、唐俭、高士廉、李道宗、李孝恭、李靖、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一众老臣,或站或坐,围于内殿之中,神色各异却皆显凝重。
     此时,见李承乾到来,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打破了殿内沉闷的气氛:
     “高明,你来的正好。新罗、百济两国已派遣使臣前来,他们声称高句丽频频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恳请我大唐出面调停,平息战乱,恢复边境安宁。
     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承乾轻笑一声,目光如炬地望向李世民:“父皇不是想攻打高句丽已久吗?这不正是天赐良机?
     师出有名,大义在手,何愁天下不服!
     儿臣以为,我大唐可借此机会,陈兵边境,彰显国威,一方面调停新罗、百济与高句丽的争端。
     另一方面,也可趁机探清高句丽的虚实,为将来的一战做好万全准备。
     届时我大唐铁骑所到之处,定能让高句丽望风而逃!”
     哪知长孙无忌却摇了摇头:“太子有所不知,那高句丽同样派出了使臣,正于偏殿候着,声称愿归附大唐,成为我朝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我等正为此事纠结不已,难以决断。”
     李承乾顿时了然,这是高句丽又玩这套了!
     打不过就投降,等你放松警惕又背后插你一刀!
     这个办法还真是屡试不爽!
     不过这次就不能如他们的愿了!
     李承乾斩钉截铁地开口:“不用理会!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高句丽狼子野心,岂会真心归顺?
     我大唐正值盛世,岂能被这等小国戏耍?
     儿臣建议,应立即陈兵边境,展示我大唐的赫赫军威,让高句丽知晓我大唐不可轻辱!
     同时,可派遣细作深入其腹地,探清虚实,待时机成熟,一举将其歼灭,永绝后患!
     让四方蛮夷知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众人闻言,面露迟疑之色,在多数人眼中,能不动兵戈就能收服高句丽是最好的!
     房玄龄轻捋胡须,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利弊。
     尉迟敬德则粗声粗气地嘟囔:“我觉得太子殿下说的对!咱大唐的刀可好久没饮过敌血了,不打上一仗,怎能显我威名?”
     而李靖则目光深邃,凝视着地面,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战略...
     见众人多数还有些犹豫,李承乾神色一凛,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这还考虑什么?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在那片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留下了多少同胞的尸骨?
     你们可曾想过,那每一具白骨之下,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都是一份无法言说的悲痛!
     难道这血海深仇,我们就不报了?
     就算那是前朝的事,但那些人不是汉民?他们的冤魂,难道就不该得到安息?”
     众人闻言一愣,这才突然惊醒!
     对啊,那高句丽用汉人的尸骨铸了好几座京观,这仇不能不报!
第158章 战是不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