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半个小时里,王川大开眼界,总算明白赵大宝为什么说张铁山年轻时候,也是一号能耐人。
他想办的事情,一定能够办成。
软磨硬泡,满嘴跑火车,凭空画大饼。
面对其他人,这些招数或许未必能够奏效。
养猪场场长段胜利被张铁山说得一愣一愣。
时不时在点头赞同,好像张铁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
张铁山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不客气地拿起桌面茶缸,将里边的水一股脑灌了下去。
擦擦嘴角的水渍,张铁山用力地拍着段胜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老段,咱们两个认识多年,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你就说吧,我给你出的主意咋样?”
“这么好的好事,我谁都没找,第一个就来找你。”
“老张,咱们什么也不说了,你这人办事就是仁义!”
段胜利不假思索地承诺道:“不就是几头猪吗,我来给你弄,不过……老张,你也要体谅体谅我。”
“这里养的猪毕竟是公家的东西,就算给你们张家屯大队,面子上的文章还是要做一做,你看这样成不成,养猪场按照病死猪的价格,低价给卖你们四头猪。”
“按照一毛一斤计算,你就给70块吧。”
段胜利能当上公社养猪场负责人,也不是没脑子的人。
听出张铁山的话里有不少的水分。
依旧难以拒绝张家屯大队提出的合作方式。
看似风光的养猪场负责人,其实一点都不风光。
这些年干下来,除了窝囊还是窝囊。
每天从早到晚伺候的这些猪爷爷,猪奶奶,只为完成每年一次的收购任务。
养的猪少了不行,多的更不行。
不是上头不让多养猪,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饲养它们。
猪能吃的东西,人同样也能死。
三四斤粮食才能让猪长一斤肉,不是血亏又是怎么?
副食品公司给出的生猪收购价格与当年一模一样,一毛钱都没有涨。
谁愿意干这种赔本的买卖,当这个倒霉的养猪场场长。
随着王铁山和王川的到来,段胜利仿佛看到了一抹曙光。
生猪的心肝脾肺肾,各类下水和脑袋,都能卖出高价。
张家屯大队也是走了天大的运气,竟然和边疆农场结成物资兑换的对子。
不光边疆农场,东风林场也是张家屯的关系户。
两家国营单位,一个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粮食生产基地。
另一个则是当地最大的国营林场。
国营单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缺。
这里说的不缺粮食,倒不是说他们什么都有。
主要是不缺粮食。
农场和林场职工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吃饱喝足才能更好地进行劳动建设。
因此,副食品或许无法及时供应。
各类粮食从来不缺。
张家屯大队用副食品跟他们换粮食和其他能用得上的物资,再通过粮食与公社养猪场做交换。
张铁山承诺等到明年买卖干起来,副食品生产搞
第390章 一身轻松搞副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