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8章 特殊时期的猪肉供大于求[1/2页]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神通广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夜无话,时间来到第二天早晨。
     王川免费在场部食堂吃了顿早饭,溜达地赶车回张家屯大队。
     中午时分,2000斤粮食会装车送达张家屯。
     时间方面,差不多和王川前后脚到。
     下午两点半,王川赶着马车刚进到大队,后面传来卡车发动机引擎声。
     转眼工夫,40袋粮食被乡亲们从卡车车厢搬到大队仓库。
     张铁山,赵大宝等几个当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多少年了,从来都是生产大队往外送粮食。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粮食进到张家屯。
     总算是看到回头钱了。
     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乡亲们,将大队仓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男男女女第一回看到外来粮食入库。
     大伙今年过年的时候,都能吃顿像样的年夜饭。
     “张大叔,有个事需要尽快安排一下。”
     王川找到张铁山,说起物资转运的问题。
     边疆农场这次派卡车帮忙,皆因为王川把老杨哄得开开心心。
     朱国栋给老杨面子,农场才会破例派一辆卡车帮忙运送粮食。
     之后的日子里,恐怕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
     大队需要找几个专职送货员。
     “找什么专职送货员,让那些车把式兼着这件事就行了。”
     张铁山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紧接着迫不及待地问道:“王川,那东西拿回来了吗?”
     “拿回来了。”
     王川从挎包里翻出一张盖有边疆农场后勤食堂公章的收据。
     “有了东西,县肉联厂那边就好办了。”
     张铁山哈哈大笑。
     国营农场开具的正式收据,抵得上一百张大队介绍信。
     拿着这东西去和肉联厂谈买卖,不怕他们不答应。
     “老张,肉联厂咱们要拿下,公社养猪场是不是也该走一趟了?”
     赵大宝插话提到公社也有养猪场。
     里头养着一百一百多头黑土猪。
     这层关系打通,说不定能大量购买整猪。
     “赵大叔说得没毛病,他要是不提,我都想不起来这事。”
     王川趁热打铁,建议张铁山有必要拿着这张纸走一趟公社养猪场。
     六十年代初,国内为了偿还欠老毛子的阎王债,兴起了全民养猪的风潮。
     从上到下从南到北,一座座养猪场拔地而起。
     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纷纷建设各自的养猪场。
     下面的生产公社,自然也不能例外。
     每个公社都要有一个养猪场,大搞养猪事业。
     通过猪肉偿还贷款。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还债进程。
     与此同时,大量养猪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最大的问题说出来,后世之人可能不相信。
     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出现猪肉供大于求的局面。
     老百姓饿着肚子,猪肉供大于求。
     市场上各种物资都处于短缺状态,唯独猪肉出现了产量过剩。
     一个公社要养100头猪。
     全国有无数的公社,饲养爱国猪数量可想而知。
     还债猪,爱国猪。
     听名字就不一般。
     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伺候好这些黑猪祖宗。
     猪祖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国内的猪肉产量崩了……
     为解决猪肉供大于此,各公社因为养猪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
     城乡居民卖肉不

第388章 特殊时期的猪肉供大于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