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7章 风波之后,鹰起南洋[1/2页]

开局穿越大夏,我在战场杀敌成神 大鹅大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斗茶会余波未平,清心亭中的那一番论道和封赏,如同一道无形的谕旨,在后宫女人们的心中划定了新的疆域。
     和风殿内,岛津笃子跪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着一张雪白的宣纸,手中的笔却迟迟未能落下。
     她并未在构思诗画,而是在为她的“贡茶司”草拟一份章程。
     从一个朝不保夕的亡国女俘,到如今执掌一司、拥有正式名号与职权的和妃,这其中的转变,快得让她如在梦中。
     但她知道,这不是梦。这是林风给她的那根救命稻草,现在,这根稻草正在她手中,编织成可以攀附的藤蔓。
     “贡茶司,掌天下贡茶之品评,探海外奇茶之脉络……”她轻声念着,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亮。
     品评天下贡茶,意味着她将有资格接触到大夏各地的封疆大吏、名门望族送来的珍品,这背后是人脉,是信息。
     而探索海外奇茶,更是林风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扇窗。
     他要的不是她彻底斩断与东瀛的过去,而是要她成为一座桥,一座由他掌控、为他所用的桥。
     她终于明白,那个男人要的,是一种“有用的美丽”。美丽是敲门砖,而“有用”才是安身立命的基石。
     她不再感到屈辱,反而生出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
     她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个身份,将东瀛的茶、瓷器、工艺,以一种“贡品”的形式,重新引入大夏的视野。
     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圣心,更是为了让她那个沉沦的故国,在大夏的体系中,找到一个可以呼吸的缝隙。
     她提起笔,蘸饱了墨,笔尖落下时,已不再有丝毫的犹豫。
     而在长春宫,拓跋格桑正与赵姝颖相对而坐。她们二人如今共管御茶房,这是她们在斗茶会后第一次正式的“会晤”。
     宫人奉上茶后便悄然退下,殿内只剩下二人。
     “皇后娘娘的‘雀舌,冲泡得法度森严,一如姐姐执掌中宫,万事皆有章法,妹妹佩服。”
     拓跋格桑率先开口,自称“妹妹”,姿态放得很低,话语却藏着试探。
     赵姝颖端起茶盏,轻轻拨动着浮叶,眼帘微垂:
     “桑妃妹妹的‘奶茶,融南北于一碗,那份胸襟与气魄,才是真正让本宫大开眼界。
     陛下常说,这后宫不该是内耗的战场,如今看来,妹妹便是陛下的知音。”
     她轻轻一句话,便将拓跋格桑的示好,归结于对皇帝心意的领会,既肯定了对方,又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置于了与皇帝同一立场的高度。
     拓跋格桑笑了,那笑容明亮而坦荡:
     “姐姐说的是。陛下是天,我们这些做妃子的,自然要顺天而行。
     御茶房之事,妹妹初来乍到,规矩上多有不懂,还需姐姐提点。
     只是……这‘主外二字,妹妹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赵姝颖的语气依旧温和。
     “妹妹以为,这‘外,不应只局限于大夏疆域。西域的商人,草原的部落,甚至更远地方的使团,他们或许没有精细的茶叶,却有独特的饮品。
     譬如西域的果干茶,草原的青稞炒茶。若能将这些都纳入‘御茶的范畴,不仅能让陛下尝个新鲜,更能让那些外邦之人,感受到天朝的兼容并包。
     这或许……也是陛下心中‘和的一部分。”
     赵姝颖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
     好一个拓跋格桑!她这哪里是在谈管茶,分明是在借着御茶房的职权,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
     将外邦的饮品纳入体系,便能名正言顺地接触各国商队与使团,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后宫妃嫔的范畴。
     赵姝颖抬起眼,第一次真正正视起眼前这个草原女子。
     她看到的不是一个争宠的对手,而是一个……同类。
     一个同样拥有着广阔视野和政治抱负的女人。
     “妹妹的想法,甚好。”
     赵姝颖缓缓点头,唇边漾开一抹真诚的笑意。
     “此事若能做成,亦是彰显我大夏国威的善举。
     御茶房的库藏与人手,妹妹可随时调用。
     内廷的规矩,本宫会为你理顺。
     你我姐妹,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正该如此。”
     没有嫉妒,没有打压。赵姝颖瞬间便做出了决断。
     因为她明白,拓跋格桑的野心,和她的野心,本质上并不冲突。
     她们的目标,都是辅佐那个男人,将大夏的旗帜插向更远的地方。
     与其内耗,不如联手。
     拓跋格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敬佩。
     她原以为还要费一

第257章 风波之后,鹰起南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