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墨白用手术刀挑开船票夹层,半枚带血的樱花烙从夹层飘落,金属蚀痕与戴笠袖扣的鸢尾花纹完全吻合,匣中的日记本写着:“抗体需以霍乱菌为载体,BL09实为生物武器。“最后一页夹着张船票:3月25日,“民权号“宜昌至南京,一张没有回途的单行船票。
刚拿到船票,外面整条街的电路突然陷入黑暗,一股焦糊的电线味混着美式汤姆逊冲锋枪的枪油气息,程墨白贴着街道一侧潮湿的砖墙挪动,婚戒内侧的铂金刻痕正硌着《三国演义》第97回的残页,当他摸到档案库铁门残留的九道刻痕时,红外线瞄准器的红点突然在日记本封皮炸开血花。
三发消音子弹击穿窗外的苦楝树,程墨白将船票塞进钢笔,冷冻试剂的寒气顺着笔杆爬上脊椎,黑暗深处传来钢索滑动的闷响,那是接应人员正在吸引狙击手的注意力。
程墨白猛然撞碎二楼花窗绛纱,受到碎屑干扰,狙击手的春田步枪在青石板上溅起三串火星,当狙击手装填子弹的时候,程墨白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当程墨白夺下枪托刻着34;G200934;的步枪时,他笔袋里的钢笔突然滚落,旋开的笔管中飘出半透明的硝酸纤维素胶片。
挨了两记结结实实的重拳后,狙击手像面口袋一样瘫软在地上,狙击步枪被程墨白丢到下水道中,看了看再没有敌人,程墨白迅速闪入黑暗之中,犹如自己从来没有来过。
34;民权号34;的汽笛撕裂1946年的晨雾,程墨白蜷缩在码头阴暗处旋开钢笔帽,确认内部物品安全,安瓿瓶中的幽蓝液体在长江倒影里泛起磷光,检票员接过船票时,袖口溢出的樱花香气混着731部队实验舱的福尔马林气息,那半截纹身在紫外线下竟泛出血痂般的荧光,与戴笠书中照片里的烙印如出一辙。
当汽笛声第七次震颤他的耳膜时,程墨白忽然意识到船票边缘的锯齿缺口,与汉口机场运输机舱门的铆钉排列构成记忆纠缠,程墨白终于知道,这场始于南京的细菌暗战,终将在南京城内最后了结。
1946年3月28日,南京下关码头
34;民权号34;的汽笛声碾过江面浮冰,程墨白望着暮色中的钟山剪影,城墙弹孔在夕照中泛着铁锈色,历经八年光阴,那些焦黑的孔洞仍像1937年一直未愈的伤口,在南京城身体上渗出紫黑色的历史结痂。
侍应生递来的皮箱在甲板投下锯齿状阴影,箱角血迹渗着苦杏仁味,那是芜湖江面特有种的铜锈腥甜,程墨白用钢笔帽旋开暗格,半截染血的樱花烙从夹层飘落,金属蚀痕与731部队实验舱的电极纹路完全吻合。
江鸥突然集体振翅,钢蓝色羽毛掠过船舷锈蚀的弹孔,程墨白将安瓿注入钢笔管,液体泛起的荧光波纹,正与长江水文图的等高线重叠,当他摸到箱底残留的辐射检测仪碎片时,1945年重庆防空洞的氰化物气息突然漫过鼻腔。
南京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清晰,程墨白指腹抚过船票边缘的密码缺口,那串数字正化作汉口机场运输机的舱门投影,而紫外灯下的荧光血渍,分明勾勒出德特里克堡实验室
第一百九十八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