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刚看着自家媳妇眼里那股不服输的光,心里那点退堂鼓的念头,一下子就被敲散了。
他压低声音,好奇地问:“你想怎么让他开侧门请我们?”
“他王经理是看门的,可他不是掏钱买东西的主人。咱们直接去找主人,让主人家发话,你看他这个看门狗,还敢不敢拦?”
“主人?”赵大刚还是没转过弯来,“谁是主人?”
“谁消费得起我们的东西,谁就是主人。”李娟斩钉截铁地说,“丰城最有钱、最有地位的那批人,尤其是他们的夫人。这些人,才是高端消费的引领者。只要她们认了‘东方雅集,百货大楼的门,不想开也得开!”
这个思路,一下子给赵大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啊!他们之前一门心思地想攻克王经理,却忘了,王经理再牛,也只是个卖货的。真正决定一个商品生死的,是市场,是那些顶端的消费者!
“我明白了!”赵大刚一拍大腿,“我这就去打听!”
赵大刚虽然性子直,但常年在外面跑,三教九流的人也认识一些。加上李娟那个远房亲戚在丰城本地有点人脉,两人花了点钱,送了几条烟,很快就把情况摸了个底掉。
“打听到了!”赵大刚兴冲冲地跑回招待所,“这周末,市工业系统的家属委员会,要牵头搞一个慈善义卖会。地点就在市里最好的丰城饭店。牵头的人,是本地最大机械厂,周厂长的夫人。”
周厂长!
这三个字在丰城,分量极重。
那可是丰城工业系统的头把交椅,是市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的夫人,自然就是丰城这群顶层女性圈子里的核心。
“就是她了!”李娟的眼睛亮了。
“可是……”赵大刚又犯了难,“我打听了,那个义卖会,不是谁都能进去的。要么是受邀的单位家属,要么就是拿出珍贵物品参加义卖的。咱们两眼一抹黑,连个摊位都弄不到。”
“谁说我们要弄摊位了?”李娟神秘一笑,“我们是去‘逛街的。你只要想办法,帮我弄到两张入场券就行,普通的就行。”
虽然不知道媳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赵大刚还是照办了。他又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倒票的黄牛手里,买到了两张普通的入场券。
义卖会当天,丰城饭店门口车水马龙。
能来这里的,非富即贵。女人们穿着时髦的裙子,烫着精致的卷发,手上的腕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男人们则大多是干部模样,中山装穿得笔挺。
李娟和赵大刚的穿着,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李娟只穿了一件最普通的素色外套,底下是条深色裤子。赵大刚也是一身半旧的夹克。两人提着个普通的布袋子,看起来就像是误入天鹅群的土鸭子,引来了不少打量的目光。
赵大刚浑身不自在,小声嘟囔:“娟儿,咱们这样,能行吗?”
李娟却很镇定,她拍了拍赵大刚的手,示意他安心。
她的底气,不在身上穿的衣服,而在她胸口别着的那一枚小东西上。
那是一枚陶瓷胸针。
小巧,却无比精致。
胸针的造型,是一朵盛开的木棉花。花瓣用的是最高难度的釉里红烧制技术,红得像是燃烧的火焰,鲜艳欲滴,仿佛还带着岭南的阳光和温度。花蕊的部分点了金,细看之下,流光溢彩。
这枚胸针,正是赵小丽从那幅惊艳香江的《岭南春晓》中,提炼出的核心元素之一。
在决定将《岭南春晓》拆解为系列产品时,赵小丽就考虑到,除了杯盘碗碟,还需要一些能代表品牌艺术高度的、小巧的、可以随身佩戴的“点睛之笔”。
这枚木棉花胸针,就是“大师作坊”烧出的第一窑样品。李娟来丰城前,特意跟赵小丽要了过来,她当时就觉得,这东西,在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义卖会现场,人声鼎沸。
各个单位的家属们,都拿出了看家的宝贝。有珍藏多年的邮票,有名家字画,还有从国外带回来的稀罕玩意儿。
李娟和赵大刚并不去挤,他们只是慢悠悠地在会场里逛着,目光却始终锁定在主席台附近一个气质雍容的妇人身上。
那妇人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一身得体的套裙,虽然没有珠光宝气,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气度。她正和身边几位夫人谈笑风生,显然是全场的中心。
她就是周夫人。
李娟深吸一口气,端起两杯会场提供的橘子水,和赵大刚一起,不着痕迹地朝那个圈子靠了过去。
她们的靠近,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但很快,
第二百一十五章 送礼的艺术:你以为我在卖货,其实我在诛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