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 故地[1/2页]

问山河 寻找失落的爱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地重游,裴青禾心情有些复杂。
     前世她在昌平建立裴家军,剿山匪收纳流民,经营十余年。这座昌平县城,被战火摧毁了三次,又屡次重建,最终成了她的大本营。
     此时的昌平县城,还是最初模样。陈旧的城门,懒散的城门兵,斑驳的街道,面色麻木的百姓,处处都彰显出朝廷力量在此地的薄弱松散。
     就连县衙,也是几十年前建出来的,几乎没有修缮过。破旧的门头后,正堂倒是还算宽敞体面。
     穿着官袍面色泛红目光有些迷离涣散的王县令,态度十分客气:“孙校尉,高侍卫,还有这位裴姑娘,都请坐……嗝!”
     浓厚的酒气嗝了过来。
     一旁的主簿县尉等人都是一脸泰然,显然都习惯了。
     裴青禾看着醉醺醺的王县令,也觉怀念和亲切。
     这也是老熟人了。
     五十二岁的王县令,信奉的是“无为而治”。在昌平县做了七八年县令,基本就没出过县城。昌平县山匪横行,大户跋扈,王县令一概不管,每日就在后衙里饮酒,每日至少喝两顿,是个老酒鬼。
     王县令的官声竟然还算不错。毕竟,王县令不贪财也不好色,不抢民女也不过分欺压百姓。每年喝下的无数美酒,都是山匪和大户暗地里供奉的。
     当年裴青禾在昌平县崛起之时,王县令是跪得最快的一个,利索地交出了官印,带着一车美酒就走了。裴青禾没有费太大力气,就顺利接手了一个完整的县衙。
     孙校尉在军营里混了二十年,见多识广,也不惊讶。
     唯有高侍卫,略略皱了眉头,心想一地县令整日酗酒,实在不成体统。
     孙校尉客气地道明来意,按着裴青禾之前的想法,让王县令在燕山北划出一块空地,给裴家人容身。
     裴青禾拿出章武郡王的亲笔书信后,酒蒙子王县令清醒了不少,痛快答应了,令主簿造册登记,盖上官印。
     被流放的裴氏一族,就算在昌平县衙正式报到,过了官府明路。
     接下来,王县令派出得力心腹,领着裴家人去安顿之地。这位两撇山羊胡须的李师爷,在见到裴氏女眷后,大吃了一惊。
     李师爷倏忽转头看向孙校尉,小心求证:“孙校尉,这些都是裴家人?”
     昌平县曾接纳过几批流放罪臣。哪一个不是满面凄苦衣衫褴褛?眼前这些女子,面色红润精神极佳骑着骏马,哪里像经过流放之苦?
     孙校尉面不改色地点头应道:“正是。”
     李师爷瞟一眼东宫的高侍卫,若有所悟。
     定然是东宫一路照拂。
     高侍卫也不吭声。
     反正,他什么都没说。王县令等人也好,眼前的李师爷也罢,胡思乱想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出了县城,一路向北。从官道,到辨不清方向的小路,从太阳高照走到天色晦暗。
     李师爷在一处村落前停下,笑呵呵地指着稀稀疏疏的一大片草屋:“以后,这里就是裴家村了。”
     “这些屋子都空着,修一修,收拾规整一下,就能住人。”
    

第三十六章 故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