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深处,远离风洞咆哮和车间轰鸣,一扇厚重的铅门隔绝了外界喧嚣。
门后的材料实验室,是项目的核心命脉之一。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溶剂味、高温烧结后的焦糊味,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多种金属氧化物粉尘的独特气息。灯光惨白,照亮了简陋的水泥试验台。
台上杂乱地堆放着各种坩埚、烧杯、研磨钵和布满焦痕的加热炉。几台老旧的、漆皮剥落的测试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里是隐身战机的皮肤诞生的地方,也是当前最大的技术泥潭。
材料组负责人孙工,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近视镜的瘦小老头,正佝偻着背,用布满化学灼伤痕迹的手,小心翼翼地从一台小型烧结炉里夹出一块巴掌大小、乌黑粗糙的陶瓷片。
陶瓷片表面布满细密的龟裂纹,边缘甚至有些焦糊卷曲。他颤抖着将其放在一台连接着示波器的简易RCS(雷达反射截面)测试台上。
嗡!
测试台发出单调的扫描声。示波器屏幕上,代表雷达回波的绿色波形剧烈跳动,峰值远超旁边的基准线。
“第……第127次。”
孙工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
他摘下眼镜,用袖口用力擦了擦镜片,仿佛这样就能擦掉屏幕上那刺眼的峰值。
“铁氧体基材,添加了铬、锰、钼……烧结温度1150度……结果……”
他看着那峰值,苦笑摇头,后面的话噎在喉咙里。
RCS值,比基准还高!意味着这玩意儿不仅不吸波,反而像个雷达信号放大器!
啪嗒!
旁边一个年轻助手手中的搪瓷缸子掉在地上,温水流了一地。
他脸色惨白,眼神空洞:“孙工……我们……我们还能试什么?能用的配方都试遍了……进口的特殊石墨粉早就用光了……国内能搞到的材料……就……就这些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压抑的气氛如同实质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墙角堆满了各种形态的失败样品:开裂的陶瓷片、剥落的涂层板、扭曲的金属网……无声地诉说着无数个日夜徒劳的挣扎。
图纸上那苛刻的吸波指标(特定频段吸收率99%),此刻如同悬挂在头顶、遥不可及的星辰。
厚重的铅门无声滑开。
明昭走了进来,身后跟着脸色依旧不太好看的王铁柱和张明远。
她是被张梦直接下令押送过来的。
外形难题靠土机床解决了,只要按照明昭调试的数值操作,就没有问题。
可是雷达吸波材料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
这是张梦给明昭下达的死命令。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天才很多,在这里,人人都是天才。可是解决问题飞快,思维超前的天才,目前只有明昭一个!
好用的天才,就要多用!这是张梦的准则。
实验室里压抑绝望的气氛扑面而来。
孙工看到他们,尤其是看到明昭,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希望,随即又被更深的疲惫淹没。
他拿起那块失败的陶瓷片,递过去,声音苦涩:“明昭同志……你看,这是我们最新的样品……还是…
第165章 要是这玩意儿能行,我把这研钵吃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