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换句话说,别说什么日本的金山银山,就是海运都不能放开,海上的倭寇不解决的话,百姓的船只去大海上就是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
“那修好的战船有多少?”朱元璋不死心地问道。
“算上之前完整的战船,以及已经修缮好的战船,加一起不足三分之一,还不具备远洋的能力。”
“那还有等多久才能全部修好?”
“至少也得是明年之后了。”朱标硬着头皮说道。
“怎么这么慢,传令下去,让这些修船的船工加快进度,尽早完工,咱重重有赏!”
朱元璋很是咬牙切齿,可这会儿哪怕他一国之君也没任何办法,只能在这里干着急。
皇上都没办法,就更别说朱标了。
“儿臣早就下令让船工们加班加点地干活了,已经是最快速度了,再快也快不了多少。”
朱标很是无奈,当今皇上都没办法的事,他一个当朝太子能有什么办法?
“对了!咱差点忘了。”
朱元璋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拍大腿,转头就对朱棣说道:
“老四,你上课的时候,去找陈平多问几个能赚钱的活计,为大明多挣点银子!”
朱标和李善长等人顿时眼睛一亮。
是啊,他们怎么忘了。
诏狱里面还有陈平这位奇人啊!
无论是新精盐的制作方法还是织布机的设计图纸,乃至于大明将来依法治国的国策,都是出自这位陈平之手。
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是没有办法,可是这位陈平就不一定了!
朱棣一听有些不乐意了,想起对自己凶巴巴的陈平,小声地道:
“怎么不让雄英去问啊,他可是陈先生得意门生,让我去问,指不定要被他数落多少呢!”
“老四你傻啊,这种欠别人人情的事情,怎么能让雄英去做,别推辞了,除了你,这儿没有适合的人选了。”
朱元璋理所当然地说道。
在朱元璋看来,朱雄英虽然还小,但却是未来继承老朱家皇位的最佳人选。
让一个未来的皇帝去求陈平赚钱的路子,说出去多少有点没有面子,以后史书记下来也不光彩。
还不如让老四去,要到钱,不是,得到赚钱的法子反倒是立下功劳了。
“父皇,你这么说话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朱棣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自己也是你的儿子,怎么搞区别对待这套。
“四弟你就别推辞了,未来大明的将来,这个任务非你莫属,将来史书上也定然有你一份功劳。”
太子朱标善解人意,走过来拍拍朱棣的肩膀,笑眯眯地安慰两句。
朱雄英也是附和道:
“我陪着四叔去,若是陈先生不答应,我再去求先生就是了。”
看着这两父子都这么表态了,朱棣也没了抗拒的心思,叹了口气:
“也罢也罢,为了大明,我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很快又到了讲课的时候,朱棣和朱雄英带着任务再度来到诏狱,见到了刚刚睡醒的陈平。
喜欢。
第132章 法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