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彩龙。”
余宏指向那台小巧无人机:
“它功能简化,成本低廉,主要负责抵近侦察,但它同样具备一次性的攻击能力,足以和一辆敌人的二代坦克同归于尽!”
这群呕心沥血十天的技术人员,直到此刻才真正明白自己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余宏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种无人机绝不仅限于军事。
在未来,它会演化出一个无比庞大的产业链,在测绘、农业、物流、通讯等所有领域发光发热,那才是它真正战略级别的商业和民用价值。
但是现在,它的使命只有一个。
“赵林,王坤!”余宏喊道。
“到!”两人挺身而出。
“给石总长发报,东西造出来了。”
“同时,立刻安排实战测试!”
于是,在余宏指挥下,351厂后山的一片开阔地上,一个临时的指挥帐篷很快搭起。
所有参与研发的核心人员,从林向东、李杰到宋文、西蒙洛夫,全部围在数台监视屏幕前。
“王坤。”余宏叫道。
“到!”王坤一个激灵,立刻挺直了身板。
余宏指着一台架设好的控制器:“你来操作它。”
这个命令让王坤愣住了。
他只是个大头兵,会用枪,会格斗,但对这些布满了仪表和屏幕的高科技,他是两眼一摸黑。
“首长,我……我不会啊。”王坤脸上露出窘迫的神色。
他生怕自己笨手笨脚,把这价值连城的宝贝给弄坏了。
“就是要你来。”余宏的声音很平静:“彩龙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给科学家用的,就是给你们用的,过来吧。”
在余宏的鼓励下,王坤深吸一口气,坐到了那台控制器前。
控制台并不复杂,正中央是一个闪烁绿光的单色显示屏,左手边是一个控制升降和转向的拨杆,右手则是一个类似于坦克的双杆操纵杆,用来控制前后左右的飞行,正是最早期的无人机操纵系统。
除此之外,就只有几个醒目的红绿按钮。
余宏花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给王坤讲解了最基本的功能。
“左手管高低,右手管方向,想看哪儿,就用右杆对准哪儿。”余宏指着屏幕:“看到什么,就报告什么。”
王坤紧张地吞了口唾沫,重重点了点头。
“彩龙一号,升空!”余宏下达了指令。
王坤握着操纵杆的手心全是汗,他按照余宏教的,将左边的拨杆缓缓向上推。
没有预想中的巨大轰鸣,只有一阵轻微蜂群振翅般的嗡嗡声。
那台小巧的彩龙无人机,四支旋翼平稳转动,以一种极其稳定的姿态,垂直向上,干净利落地升空,随后敏捷地悬停在十米高的空中。
这一手原地垂直起降,悄无声息,只这一下,就让林向东、宋文、西蒙洛夫这些行家眼前猛地一亮。
不用跑道,噪音极低,这东西的隐蔽性太可怕了!
“动一动右边的操纵杆。”余宏提示道。
王坤小心翼翼地向前推动右杆,屏幕上的画面随之流畅地前移,他笨拙地操作着,机头略微有些晃动,但屏幕上的景象依然清晰无比
第134章 无人机升空,鸟窝都能看清,真汉子当场泪崩[1/2页]